紫椴(拉丁学名:Tilia amurensis Rupr.),用材树种。椴树科,又名籽椴。落叶乔木,高可达20-30m。树皮暗灰色,纵裂,成片状剥落。二年生枝紫褐色。单叶互生,阔卵形或近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齿间具小芒刺块。聚伞花序,黄色。果近球形。花果期为6-9月。木材质轻而软,不翘不裂,常见于北部山区。花入药,是蜜源植物,果可榨油。
基本信息
落叶乔木,小枝黄褐色或红褐色。呈“之”字形,皮孔微凹起,明显。叶阔卵形或近圆形,成3.5-8cm,宽3.5-7.5cm,生于萌枝上者更大,基部心形,先端尾状尖,边缘具整齐的粗尖锯齿,齿先端向内弯曲,偶具1-3裂片,表面暗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仅脉腋处簇生褐色毛;叶具柄,柄长2.5-4cm,无毛。
聚伞花序长4-8cm,花序分枝无毛,苞片倒披针形或匙形,长4-5cm,无毛具短柄;萼片5,两面被疏短毛,里面较密;花瓣5,黄白色,无毛;雄蕊多数,无退化雄蕊;子房球形,被淡黄色短绒毛,柱头5裂。
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0.7cm,被褐色短毛,具1-3粒种子。种子褐色,倒卵形,长约0.5cm。花期6-7月,果熟9月。
喜光也稍耐荫。幼苗幼树较耐庇荫;深根性树种;喜温凉、湿润气候,常单株散生于红松阔叶混交林内,垂直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喜肥、喜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多生长在山的中、下部,土壤为沙质壤土或壤土,尤其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长最好;不耐水湿和沼泽地;耐寒,萌蘖性强,抗烟、抗毒性强,虫害少。
为中国原产树种,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的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100米以上。在世界范围内绕北极纬度而均匀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区;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1、 紫椴 紫椴:此种为原变种,拉丁学名:Tilia amurensis var. amurensis
这个种近似华东椴 T. japonica Simonk.,惟叶片及苞片均较小,花序较短,且与花柄均极纤细等而不同。
产于黑龙江、吉林及辽宁。朝鲜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辽宁沈阳。在东北地区,这个种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2、小叶紫椴:此种为变种,拉丁学名:Tilia amurensis var. taquetii
和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嫩枝及花序被淡红色星状柔毛,叶片较小,基部不呈心形,往往为截形或微凹入。
产于东北各省。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与中国接壤各地有分布。
3、裂叶紫椴:此种为变种,拉丁学名:Tilia amurensis var. tricuspidata
叶片先端3裂,基部深心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苞片线形,下部有柄长2-2.5厘米。
产于辽宁金县。
采种
9月份果熟时及时采收,过晚果实散落。果实采收后,摊开晾干,搓去果梗,经筛选、风选去除杂物后装置于冷室贮藏。种贮放安全含水量为10%到12%。
实践证明,种子陈旧发芽出苗率就低。比较两年播种的种子,2008年播种的种子,产地白河,采种日期2006年,种子净度91.2,生活率65,含水量11;2009年播种的种子,种子产地相同,采种日期为2008年,净度92,生活率为67,含水量11.3。可见,除了采种日期不同以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相同,也就是说,2009年播种的是新采的种子,而2008年是陈种子,因新种的种胚和种壳含水量比陈种高,需要的湿润的时间短,萌发快,因而高温处理的时间短,比陈种子减少20d。
混沙埋藏
紫椴 紫椴种子休眠期较长,且含油率高不易吸水,种皮也比较坚硬,如果处理不当,不易发芽,故播前的种子催芽很关键。根据十几年的实践经验,紫椴种子最适宜越冬埋藏。
比较理想的办法为采种后即进行混沙,进行室外露天埋藏,春播后出苗率可达90%,即将调制后的种子,在10月末或11月初,用冷水浸5~6天,待种仁吸足水分后,按1:2的比例、子与含水率60%的河沙混拌,然后,平铺于深宽约50~60cm的坑中铺种的同时,沿种坑长度方向,每隔80~100cm设一通气管或草把直立坑中,通气管下接抗底,与种子接触的管壁部位要用手电钻打出若干个孔眼,以利通气。
种子全部人坑后,上面再铺10cm厚的湿沙,顶压15~25cm的表土,沿坑长方向作出土脊以利排水,上盖成捆的稻草,坑内温度保持在3℃左右,沿坑的四周地表,要挖出10cm深的排水沟,防止水害。沙藏时间自11月初开始,至播种约需130~150天。
种子处理
如系干籽,其种子处理可于播种前2个月进行。即将种子用40℃1的碳酸 氢钠水溶液浸种3~4h,同时用手揉搓种子,自然冷却后把种子淘洗干净,用冷水再浸种6~7天,置于10~15℃条件下,每天早晚各换水1次,6~7天后捞出,把种子再浸入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2~3h,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将种子混入3倍体积的干净湿河沙中,置于2~5℃的低温下,35天后转入10~15℃的环境条件下,15天左右种子开始裂嘴,待有1/3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在种子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沙混合物,使其湿度保持在60%,一般情况下,种子发芽率为60%。
选好育苗
基地按照紫椴的生长特性,育苗地应选在pH值6.0~7.0,呈微酸性的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地力肥沃的沙壤土上,切忌选棕黄土、重粘土堵涝洼地。
整地施肥
紫椴育苗地要深耕细耙,于秋末冻冰前,翻深20~25cm,翌春顶浆耙地,深度不小于15cm,做到深浅均匀,地面平整。幼苗密集,需要水肥较高的条件,结合作床,最好打垅,施往前腐熟的猪马粪,每667m2不少于5000~6000kg,幼苗生长阶段,还要看生长情况,适量追施化肥。
播种春播
前10 天左右施肥和耙地,然后做床。苗床长30~40cm 、宽100 ~110cm ,步道宽30 ~40cm ,苗床高15~20cm ,床面耙细整平,然后浇1 次透水,待水渗透床面稍干时即可播种。播种采用床面撒播方法,播种量为50g/m ,覆土1.5cm 厚,镇压后浇水,床面再覆盖细碎的草屑或木屑等保湿。
通过快繁实践表明,影响硬枝快繁生根的主要因素是离体材料母株年龄,其次是激素浓度,最佳组合筛选是采用1~2年生枝条作离体材料,用ABT生根粉100ppm生根处理25h,最高生根率达82.6%;通过L16(44)正交试 紫椴 验影响嫩枝离体材料生根的主要因素也是离体材料母株年龄和激素浓度,经方差分析均为显著水平,最佳组合筛选出1~2年生超级苗,采用ABT生根粉100ppm+NAA50ppm处理8小时,生根率最高达88.5%。
通过细胞学观察,紫椴无性快繁生根机理,紫椴生根型有2种。一种是愈伤组织类型,也是主要生根型,其生根过程是环状愈伤组织确定根原基形成次生根;另一种生根型是非愈伤组织型,占快繁生根的5%~8%。不同年龄离体材料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化合物的含量对根的形成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含量随之下降,所以采用快繁最佳组合是幼化枝再加药剂诱导,可使快繁达到最佳的成活率。
要视土壤干燥程度,细流慢灌,禁止大流急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芽。苗床的最好利用喷灌设备进行人工降雨,并保证雾化程度,防止水滴土穿,造成块状缺苗和局部天窗。一般喷灌时间应在9:00前或15:00后。雨季汛期要注意排水防涝。要及时除草,播种,用量为1g/m,施药后1天内不能浇水,以后要始终保持床面湿 紫椴 润。
种子播后15天左右即能发芽出土,当苗木长到1.5~2cm高时即可进行第1次间苗,留苗250株/m,当苗木长到时2.5~3cm高时就可定苗,留苗200株/m,定苗后要及时浇水。苗期浇水要本着次多量少的原则,进入8月份不旱不浇,浇则浇透。定苗2~3天后追施氮肥1次,以后要适时除草和松土。2年生苗高50~100cm、地径8~12ram。留床生长1年后的苗木根系发达,干性好,更适宜用来培育大规格苗木。
在前一年的秋季,对定植用的地块经整地施肥后,做80cm宽的大垄。当春季土壤化冻20cm深时开始定植1~2年生苗木,株距80~100cm定植4~5年后,苗木胸径可达3~4cm,高达3.5~4.5cm,即可出圃栽植。在大苗培育过程中,每年都要进行中耕除草,适当追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每年还要及时剪除树高1/2以下的侧枝。
紫椴
功效主治:解表;清热;感冒发热;口腔炎;喉炎;肾盂肾炎
采收和储藏:6-7月开花时采收,烘干或晾干。
性味:甘,平,辛,凉。
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紫椴的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药材性状:花蕾呈圆球形,直径5~10m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常数朵聚生,花序柄下部与苞片合生,苞片匙形或近矩圆形,长5~9cm,宽1~2cm。花萼5枚,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星状毛;花瓣淡黄色,5枚;雄蕊多数。气香,味淡、微甜。以无杂质,色黄者为佳。
木材黄褐或黄红褐色,心边材区别多不明显。有光泽;微有油臭气味;无特殊滋味。生长轮略明显,轮间呈 浅色细线;散孔材;宽度均匀。管孔数多;略小,在放大镜下略明显;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径列或斜列,间或散生;侵填体未见。薄壁组织通常不见。木射线稀至中;极细至中,在肉眼下可见,比管孔小;径切面上射线斑纹明显。波痕显著,无胞间道。
木材纹理直;结构甚细而匀;重量轻;甚软;干缩中;强度低;冲击韧性中。木材气干速度快,人工干燥少有缺陷产生,干后性质稳定;不耐腐,不抗虫蛀,但容易进行防腐处理;切削等加工容易,纵切面颇光滑;油漆性能中,不发亮;握钉力弱,不劈裂,耐磨性差。
椴树蜜是蜜蜂从椴树花中采集的。呈白色、特浅琥珀色。椴树属椴树科落叶乔木,中国有3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糠椴(又叫大叶椴)和紫椴(又叫小叶椴)大量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林区,是中国生产椴树蜜的主要基地。气味芳香馥郁。味道 椴树蜜 甜润适口,较易结晶,结晶后为细腻洁白的油脂状,为一等蜜,群众称为特级蜜,深受国内外欢迎。它晶莹洁白、色纯味香,营养丰富,含葡萄糖和果酸70%以上,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机酸酶,有促进人体生长和活力的生物素,能增进健康。它不仅是营养齐全的食品,还能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并作安眠镇静剂。椴树蜜其性甘温,能增强体质改善情绪、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维护脑细胞功能。意气补胃、止疼解毒,有医治和减轻高血压、心脏病、便秘、失眠的多种疾病的功效。
城市中紫椴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杀菌能力、吸收重金属能力随季节呈动态变化,但平均水平与野外生长的紫椴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生境内紫椴在维持碳氧平衡、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上基本一致。
紫椴果 但是紫椴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和吸收SO2能力却明显不同,城市生境中紫椴吸收SO2能力、降低环境污染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也反映出紫椴在城市环境中能够通过自身适应性的提高来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因此,可将其作为城市森林树种推广。
此外,研究还发现紫椴单株树生态功能与总叶面积密切相关,其总叶面积越大,生态功能发挥的越好。尝试以小尺度价值计算的方法,对紫椴单株树生态功能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紫椴降温能力、增湿能力带来的效益最为显著,分别为282.88元/a、82.29元/a;其次是固碳、释氧效益,分别为21.77元/a和15.08元/a;净化空气与吸收SO2的效益相对比较小,仅为0.46元/a和0.34元/a,由此可见,紫椴在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城市小气候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且价值量十分可观。
通过美景度评判法对紫椴18个景观因子进行景观功能的评估,得到58%“较好”以上的评价,这说明紫椴的景观功能较优;同时,按景观因子优异程度排序,前五位的景观因子分别是“春秋色叶”、“苞片奇特”、“长势良好”、“分枝点高”、“树干通直”,这些评价因子多可体现行道树的优化特征。综合考虑紫椴的生态与景观功能,认为紫椴能够被引入城市环境建设中,而且更适合作为城市森林树种栽植于城市防护绿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