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普通夜鹰

普通夜鹰(学名:Caprimulgus indicus):体长约27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通体几乎全为暗褐斑杂状,喉具白斑。上体灰褐色,密杂以黑褐色和灰白色虫蠹斑;额、头顶、枕具宽阔的绒黑色中央纹;背、肩羽羽端具绒黑色块斑和细的棕色斑点;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其上有锈红色横斑和眼状斑。虹膜褐色;嘴偏黑;脚巧克力色。

普通夜鹰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在中国西藏为留鸟,其他地方为夏候鸟。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蹲伏于林中草地上或卧伏在阴暗的树干上。由于体色和树干颜色很相似,很难发现。主要以天牛、岔龟子、甲虫、夜蛾、蚊、蚋等昆虫为食。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

注:普通夜鹰原有5个亚种。2014年国际鸟盟将日本亚种(Caprimulgus jotaka )和帕劳群岛亚种(Caprimulgus phalaena)设定为独立物种,故仅有3个亚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普通夜鹰

别名:

蚊母鸟、贴树皮…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夜鹰目

科:

夜鹰科

属:

夜鹰属

种:

普通夜鹰

亚种:

亚种

形态特征

普通夜鹰上体灰褐色,密杂以黑褐色和灰白色虫蠹斑;额、头顶、枕具宽阔的绒黑色中央纹;背、肩羽羽端具绒黑色块斑和细的棕色斑点;有的标本在黑色块斑前还有白色斑纹;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其上有锈红色横斑和眼状斑;最外侧3对初级飞羽内侧近翼端处有一大形棕红色或白色斑,与此相对应的外侧也具有棕白色或棕红色块斑;中央尾羽灰白色,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横斑间还杂有黑色虫蠹斑;最外侧4对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灰白色和棕白色横斑;横斑上杂有黑褐色虫蠹斑;颏、喉黑褐色,羽端具棕白色细纹;下喉具一大形白斑。胸灰白色,满杂以黑褐色虫蠹斑和横斑。腹和两胁红棕色,具密的黑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红棕色或棕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

大小量度:体重♂79-105g,♀85-110g;体长♂257-270mm,♀265-280mm;嘴峰♂11-13mm,♀11-14mm;翅♂202-210mm,♀195-217mm;尾♂120-135mm,♀120-134mm;跗蹠♂14-18mm,♀14-19mm。(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身环境

普通夜鹰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也出现于针叶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竹林和丛林内。


生活习性

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蹲伏于林中草地上或卧伏在阴暗的树干上,故名“贴树皮”。由于体色和树干颜色很相似,很难发现。黄昏和晚上才出来活动。尤以黄昏时最为活跃,不停的在空中回旋飞行捕食。飞行快速而无声,常在鼓翼飞翔之后伴随着一阵滑翔。繁殖期间常在晚上和黄昏鸣叫不息,其声似不断快速重复的“chuck”或“tuck”。主要以天牛、岔龟子、甲虫、夜蛾、蚊、蚋等昆虫为食。主要在飞行中捕食,尤以黄昏时捕食活动较频繁。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


繁殖方式

普通夜鹰的繁殖期为5-8月。在长白山地区为6-7月。通常营巢于林中树下或灌木旁边地上。巢甚简陋,实际上没有巢,直接产卵于地面苔藓上。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或灰白色,其上被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斑,尤以钝端较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27-33×20-24毫米,平均31×22毫米,重6.5克。雌雄亲鸟孵卵。孵化期16-17天。


亚种分化

注:普通夜鹰原有5个亚种。2014年国际鸟盟将日本亚种(Caprimulgus jotaka)和帕劳群岛亚种(Caprimulgus phalaena)设定为独立物种,故仅有3个亚种。

Caprimulgusindicushazarae

[2-3]

查看全部

种群数量

普通夜鹰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但在中国境内种群数量稀少,极为少见。


保护等级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查看全部

夜鹰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栗头鳽:体长约49厘米,是一种体型矮扁的褐色鹭鸟。似黑冠鳽但区别在嘴及头顶冠形小,…
  • 绒鸭,雁形目,鸭科,绒鸭属动物。是一类大型的海鸭,全球大约有好几种。多数绒鸭都栖息在北方,…
  • 秃鹫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超级反派,初次登场于《神奇蜘蛛侠》第2期,由斯坦·李和史蒂夫·迪特科联合创造。…
  • 鸨科:是鸨形目、鸨科的中型至大型的陆栖鸟类,最大者站立高度超过1米,体重达10千克。身体粗壮,…
  • 铁爪鹀鹀科铁爪鹀属鸟类,共有5个亚种。体重20-34克,体长140-178毫米,属大型鹀类。…
  • 彩鹮:是鸟纲、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
  • 食猿雕:鹰科、食猿雕属鸟类。体型大,体长91厘米,翼展200~250厘米,体重6500克,寿命30年。…
  • 普通楼燕是雨燕科雨燕属鸟类,体长约18厘米,体型与家燕相似,但个体稍大,周身黑褐色,额部近白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