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木油桐

木油桐(学名:Vcmicia Montana Lour. )是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枝条无毛,散生突起皮孔;叶阔卵形,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心形至截木油桐平;花序生于当年生已发叶的枝条上,雌雄异株或有时同株异序,花瓣白色或基部紫红色且有紫红色脉纹,倒卵形;核果卵球状,有纵棱,种子扁球状,种皮厚,有疣突。花期4-5月。

木油桐原产中国北热带至中亚热带南部,喜欢暖湿润气候,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木油桐主要是油料树,因其树形优美,又可作为风景树。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木油桐

别名:

千年桐、皱桐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大戟目

亚目:

大戟亚目

科:

大戟科

亚科:

巴豆亚科

族:

石栗族

属:

油桐属

种:

木油桐

分布区域:

中国广西、广东…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m。枝条无毛,散生突起皮孔。

叶阔卵形,长8-20cm,宽6-18cm,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心形至截平,全缘或2-5裂。裂缺常有杯状腺体,两面初被短柔毛,成长叶仅下面基部沿脉被短柔毛,掌状脉5条;叶柄长7-17cm,无毛,顶端有2枚具柄的杯状腺体。

花序生于当年生已发叶的枝条上,雌雄异株或有时同株异序;花萼无毛,长约1cm,2-3裂;花瓣白色或基部紫红色且有紫红色脉纹,倒卵形,长2-3cm,基部爪状,雄花:雄蕊8-10枚,外轮离生,内轮花丝下半部合生,花丝被毛;雌花;子房密被棕褐色柔毛,3室,花柱3枚,2深裂。

核果卵球状,直径3-5cm,具3条纵棱,棱间有粗疏网状皱纹,有种子3颗,种子扁球状,种皮厚,有疣突。花期4-5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木油桐是喜光植物,幼树耐阴。生长适温20-30℃,年降雨量750-2200mm,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庇荫,喜生于向阳避风、排水良好的缓坡。对霜冻有一定抗性,适生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在过酸、过碱、过黏,干燥瘠薄、排水不良的地方,均不宜栽植。生长速度快,耐热、不耐寒。


分布范围

木油桐原产中国北热带至中亚热带南部。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400-1000m以下的江边、河谷及丘陵地区,在滇东南金平县海拔1000-1800m,黔东南榕江县海拔1100m的山地和广西乐业县发现有野生木油桐分布。主要栽培区的广西、广东、福建,以及江西南部,湖南南部、浙江南部等地,一般栽培于海拔200m左右的低丘或100m左右的台地,多为村旁、道边零星种植。广西全区有分布,以桂南天然分布和人工种植较多。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亦有种植。


栽培技术

采种与种子处理

采种应选择优良种源的健壮的结果树。木油桐种子一般在10月中下旬陆续成熟,南缘产区稍早,北缘产区稍迟。种子成熟后果皮呈黄色,可采收。用作种子的果实,应直接自桐树上采摘。桐果采回后,堆置于阴凉通风处,盖上稻草,并洒适量水进行堆沤,促使果皮变软而利于剥出种子。木油桐种子不能暴晒,否则易丧失发芽力。桐籽脱壳后,置通风处适当晾干即可。木油桐种子是大粒种子,每千克300-500粒。不宜长期贮藏,生产上一般是秋季采种,翌年春天育苗。保持种子含水率5%-8%,常温袋藏、混沙贮藏或冷库贮藏均可。

育苗

木油桐以培育嫁接苗为主,砧木用本砧。苗圃地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p小时值5.5-6.5)为好。播种沟宽15cm,深12cm,沟距45cm。每667㎡施腐熟饼肥100kg、过磷酸钙25kg、草木灰400-500kg作为基肥。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播种前,种子用冷水浸泡24-48小时,让其充分吸水,并除去浮在水面的种子,选取沉于水中的种子用于播种。点播,种粒之间相距20-30cm。种子横卧在泥土上,覆土厚3-5cm。用种量30-40/㎡,种子发芽率约80%。幼苗出土后15天,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追肥。当苗高1m左右时,应摘顶,抑制苗木高生长,促进粗生长。砧木地径粗以2cm为宜,最小不应小于1.5cm。砧木的苗龄,以半年到1年生为好,2年以上的苗不宜作砧木。优良接穗的标准是枝条年龄在1年生以内,且充分木质化;径粗2cm左右,不大于3.5cm,不少于1.5cm;芽眼饱满,可利用的腋芽数量多。芽接是木油桐嫁接的主要方法,嫁接适宜时间以春秋两季为好,此时期树体的形成层细胞活动旺盛,嫁接易成活。嫁接后至出圃前,每月中耕除草、施肥1次,经常除萌,才能保证培育出符合规格的嫁接苗。

种植

木油桐造林整地质量是造林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有全垦整地、梯级整地、块状整地等几种方法,造林整地方法选取要有利于幼树生长,有利于防止严重水土流失,同时又要便于经营。生荒地、杂灌地通常采用全垦整地,细致整地能促进幼树生长。熟地或农作物的轮歇地上栽种木油桐,可先进行块状整地,造林后再结合对幼林抚育进行全垦。木油桐无性系造林密度为6mx8m。造林必须在树苗萌动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进行。

木油桐是雌雄异株树种,授粉树的配置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营造木油桐高产无性系桐林时,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树,否则会因授粉不良而达不到丰产的预期效果。授粉树的配置数量,一般为全林总株数的3%-5%。这些授粉树,最好事先经过选择,嫁接繁殖后,在林地的适当位置定植。选择的授粉树最好是当地乡土品种,要求是配合力高的生长壮龄植株,无病虫害,花期相同,花粉发育正常、生活力强。

抚育管理

木油桐幼林管理的任务是中耕除草、间种和施肥,目的是促进幼树生长,培养优良的树形。中国的木油桐实生桐林中个体植株之间结果数量差异悬殊,单位面积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品种低劣、混杂,经营粗放,要通过应用良种和集约经营来实现高产。木油桐实行桐农间作,在村旁屋后零星种植的效果比种植成片的纯林好。

纯林经营的木油桐林,从第5年开始,林地郁闭,应停止间种农作物,进入成林管理阶段。木油桐优良无性系栽培性强,1年不管理产量大减,如果连续3年不抚育管理,连桐树也要衰败死亡。桐林从第6年开始进入盛果期,必须加强抚育管理。抚育管理主要是土壤耕作和施肥。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木油桐病害主要有油桐炭疽病、油桐黑斑病、油桐枯枝病等,虫害主要有油桐尺蛾、大绵蚧等,其中以油桐炭疽病、油桐尺蛾较为普遍且危害较重。

油桐炭疽病主要危害木油桐的叶、果,引起早期落叶和落果。开始发病时间广西为3月下旬。一般是气温达18-20℃,相对湿度在70%以上开始发病,7-9月当气温在28℃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时,病害出现高峰期。油桐炭疽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主,结合药物防治,一是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避免营造大面积纯林;二是在冬末或春初,将桐林中的病叶、落果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三是在发病初期的雨后或早雾未干时,撒施草木灰和石灰混合物(草木灰:石灰为3:2或2:2)。也可用抗菌剂1000倍液、70%托布津400-600倍液或炭疽福镁500倍液喷雾。

油桐尺蛾是中国南方油桐、油茶的主要害虫,蚕食叶肉。防治方法有垦复灭蛹、人工挖蛹、拍蛾刮卵、保护天敌、释放赤眼蜂,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洒。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经济

桐油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能,是最佳干性油之一,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木油桐是优良的生物能源树种,可将桐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果皮可提取桐碱和碳酸钾。

观赏

木油桐树体高大,叶片宽阔,根系发达,是优良水土保持树种;桐花洁白,春季满树白花,秋季果实累累,也是优良风景园林和道路绿化树种。

查看全部

大戟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变叶珊瑚花,是大戟科麻风树属常绿灌木。变叶珊瑚花单叶互生,倒阔披针形,叶面为浓绿色,叶背为紫绿色,…
  • 蝴蝶果 Airy Shaw)是大戟科,蝴蝶果属乔木,高可达25m。幼嫩枝、叶片疏生微星状毛,后变无毛。…
  • 虎刺梅:别称铁海棠,是蔓生灌木植物。茎多分枝,长60-100厘米,直径5-10毫米,具纵棱,密生硬…
  • 黑面神 Hook.f.)是大戟科、黑面神属植物。灌木,高1-3米;茎皮灰褐色;枝条上部常呈扁压状,…
  • 油桐 Airy Shaw)是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
  • 地构叶 Baill.),为大戟科地构叶属下…
  • 木薯,为大戟科木薯属的一种直立灌木,又名木番薯、树薯。木薯高1.5-3米;块根圆柱状。叶纸质,…
  • 白背叶Müll.Arg.)是大戟科、野桐属的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骤尖或渐尖,…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