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粗根老鹳草

粗根老鹳草(学名:Geranium dahuricum)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的植物。分布在远东地区、达乌里、西伯利亚、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四川、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东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3,5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地草甸或高山草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粗根老鹳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牻牛儿苗目

科:

牻牛儿苗科

属:

老鹳草属

组:

血红花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茎短粗,斜生,具簇生纺锤形块根。茎多数,直立,具棱槽,假二叉状分枝,被疏短伏毛或下部近无毛,亦有时全茎被长柔毛或基部具腺毛,叶基生和茎上对生;托叶披针形或卵形,长6-8毫米,宽2-3毫米,先端长渐尖,外被疏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的3-4倍,密被短伏毛,向上叶柄渐短,最上部叶几无柄;叶片七角状肾圆形,长3-4厘米,宽5-6厘米,掌状7深裂近基部,裂片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状条形、全缘,表面被短伏毛,背面被疏柔毛,沿脉被毛较密或仅沿脉被毛。花序腋生和顶生,长于叶,密被倒向短柔毛,总花梗具2花;苞片披针形,长4-9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长渐尖;花梗与总梗相似,长约为花的2倍,花、果期下弯;萼片卵状椭圆形,长5-7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具短尖头,背面和边缘被长柔毛;花瓣紫红色,倒长卵形,长约为萼片的1.5倍,先端圆形,基部楔形,密被白色柔毛;雄蕊稍短于萼片,花丝棕色,下部扩展,被睫毛,花药棕色;雌蕊密被短伏毛。种子肾形,具密的微凹小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 500米以下的山地草甸或亚高山草甸。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达乌里、远东和蒙古、朝鲜有分布。


主要价值

根状茎含鞣酸,可提取栲胶。


相关变种

长白老鹳草(东北草本植物志)

var. paishanense (Y. L. Cheng) Huang et L. R. Xu, com. nov.——G. paishanense Y. L. Cheng in Fl. Plant. Herb. Chin. Bor-Orient. 6: 291. 1977.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矮小,高10-15厘米,基生叶不早枯和茎基部仰卧。实际上是原变种的高寒类型或生态型,严酷的高寒气候导致植株或营养体变得矮小和细弱。

分布于吉林长白山,生于海拔2 1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

查看全部

老鹳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