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金额丝雀

金额丝雀(学名:Serinus pusillus):为雀科丝雀属的鸟类。体重10-14克,体长109-131毫米。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褐色斑驳的雀鸟。头近黑,额至顶冠有鲜红色块斑。雄雌同色,体羽在繁殖期更为亮丽。幼鸟似成鸟但头色较淡,额及脸颊暗棕色,顶冠及颈背具深色纵纹。叉形尾,嘴短而呈圆锥形。虹膜深褐色,嘴灰色,腿深褐色。

栖于海拔2000-4400米林线以上的低矮桧树带或有矮小灌丛的裸岩山坡。主要在山区溪边柳丛、杨柳丛、野蔷薇丛中或草原谷地、河谷及岩石滩上活动和觅食。留鸟,部分游荡。除繁殖期成对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群鸟飞行时振翼迅速并间有骤然的起伏。多在地面取食。以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捕食部分昆虫和昆虫幼虫。分布于俄罗斯、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印度以及中国新疆、西藏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金额丝雀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科:

雀科

属:

丝雀属

种:

金额丝雀

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标准

形态特征

金额丝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和头侧前部辉朱红色,头顶后部、枕、头侧、后颈、颈侧、颏、喉和上胸黑褐色,刚换的新羽缀有灰色羽缘。背、肩黑褐色具黄色羽缘,腰亦为黑褐色但具宽的橙黄色羽缘,因而使腰显示更多的橙黄色。短的尾上覆羽金黄色,尖端白色,羽毛中央有暗色斑;长的尾上覆羽黑色,羽缘橙黄色,尖端白色,尾黑色或黑褐色;中央尾羽羽缘白色,外侧尾羽羽缘橙黄色。翅上小覆羽与中覆羽与背同色,但具宽的辉黄色羽缘,大覆羽黑色具宽的黄白色尖端,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黑色,羽缘金黄色,内侧次级飞羽具宽的白色羽缘。下体自下胸以下为黄色或黄白色、具黑色纵纹,腋羽和翅下覆羽辉黄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体色稍淡,背部少黑色而更多褐色,额和头顶前部更多金橙色而少朱红色。

幼鸟第一年冬羽耳覆羽棕褐色而不是黑色,前额亦无红色,整个头顶至上背皮黄褐色而具黑色纵纹,喉亦为淡此黄褐色而不为黑色,上胸具暗褐色斑点,其余似成鸟。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或角黑色,脚黑色或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2-14克,♀10-14克;体长♂111-131毫米,♀109-126毫米;嘴峰♂5-8毫米,♀5-8毫米;翅♂75-79毫米,♀72-77毫米;尾♂55-59毫米,♀52-59毫米;跗蹠♂14-16毫米,♀13-16毫米。(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亚高山和山地中上部的森林和森林草原地带。在中国新疆主要见于海拔1800-2800米处,在中国西藏多分布在海拔3800米左右。夏季有时也见上到海拔4400米处,冬季分布高度稍低。偶尔亦见在多岩石的草地、山溪、杨树、柳树林、野蔷薇丛以及河滩草地和沟谷活动。秋冬季节常从高山游荡到中低山地带,有时甚至游荡到山脚和居民点附近的农田与灌丛中活动和觅食。


生活习性

留鸟,部分游荡。除繁殖期成对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不迁徙,但做季节性游荡,性胆大,不甚怕人,有时甚至飞到山村居民的门窗上和院墙篱笆上。繁殖期间鸣声婉转动听,鸣声似红额金翅雀悦耳的起伏颤音及啾啾叫。叫声叽喳或轻柔的dueet或于飞行时发出颤音。

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捕食部分昆虫和昆虫幼虫。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格鲁吉亚、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尼泊尔、俄罗斯联邦(欧洲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塞浦路斯、埃及、希腊、约旦和沙特阿拉伯。

金额丝雀分布图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求偶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营巢还没有开始的前几周,雄鸟就开始求偶炫耀,有时甚至在筑巢期间,仍有求偶炫耀行为。开始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均站在地上,彼此情绪激动,额部红色羽毛亦蓬松起来两翅微微张开,并低垂向下,然后雌雄鸟互相围绕着对方在地上绕圈走动,并不断的鸣唱。营巢全由雄鸟承担,巢通常筑在野蔷薇等灌丛中、小树侧枝枝杈上,特别喜欢在人类难于到达的悬崖伸出来的小树或灌木上及崖壁缝隙中营巢。巢呈杯状,用细草茎、须根、植物纤维等材料构成,外面有蛛网和苔藓装饰,内垫有羊毛和其他动物毛。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淡蓝色或淡蓝白色、被有红褐色或粉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4-19毫米×11.5-13.9毫米。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觅找食物喂雌鸟。孵化期14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6-18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燕雀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金青鸟,一种鸟类,学名黄额丝雀,身长12.5厘米左右,平均寿命12年左右,石燕只是这种鸟的统称,…
  • 栗臀鳾:是小型鸣禽,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
  • 黄胸绿鹊为鸦科绿鹊属的鸟类。体长320-335毫米。上体蓝绿色,枕羽延长成羽冠,中央尾羽显著长于外…
  • 银耳相思鸟小型鸟类,体长14~18厘米。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前额橙黄色;外侧飞羽橙黄色,基部朱红色,…
  • 黄雀: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体重9.5-16克;体长106-122毫米。雄鸟头顶与颏黑色,上体黄绿色,…
  • 黄腰太阳鸟共有16个亚种,小型鸟类,体长10-15厘米。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雄鸟额和头顶前部金属绿色,…
  • 琴鸟,是雀形目琴鸟科琴鸟属底栖型鸟类。体型较大,通体浅褐色;雄鸟有长达70厘米,…
  • 白喉短翅鸫是鹟科、短翅鸫属小型鸟类,体长12-13厘米。上体锈褐或橄榄褐色,眼上方有1-2枚白羽,…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