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凤头鹀

凤头鹀(学名:Emberiza lathami):属小型鸣禽,体重21-31克,体长134-175毫米。以头顶的细长羽冠为特征,雄鸟全身几乎均为黑色具蓝色光泽,两翅和尾以及尾上覆羽栗红色。雌鸟具短的褐色羽冠,上体暗橄榄褐色,两翅暗褐色具栗色或栗红色羽缘。尾暗褐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全为栗色或栗红色,次一对的外侧尾羽具大的楔状白斑。下体污皮黄色或暗褐皮黄色,胸具窄的黑色纵纹。

凤头鹀为开阔和干燥地区鸟类,栖息于山麓的耕地和岩石斜坡上,也见于市区和乡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丘陵和低山区活动,而冬季则下到平原,夏季却到较高的山区繁殖。留鸟,部分游荡。繁殖期间多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季节多结成小群。一般主食植物种子。主要分布于中国、缅甸、印度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凤头鹀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科:

鹀科

属:

凤头鹀属

种:

凤头鹀

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无危 标准

雄性成鸟(秋羽):

所有黑色部分的…

雌性成鸟:

上体暗褐,缘以…

幼鸟:

与雌鸟相似,而…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春羽)

鹀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