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黑啄木鸟(学名:Dryocopus javensis),是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的中型鸟类,体长43-46厘米,头顶具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亦为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黑色,腰和腹白色,飞翔时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亦明显可见。雌鸟头顶黑色,亦无红色颚纹。
白腹黑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及落叶阔叶林中,多在高大乔木的中、上部活动和觅食,主要以蚁类和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基本信息
白腹黑啄木鸟雄鸟前额、头顶、枕红色,头顶和枕部羽毛甚长,形成长长的红色羽冠;颚纹红色,下胸、腹和腰白色,其余体羽黑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铜绿色光泽;颏、喉、前颈和颈侧具白色条纹;初级飞羽具白色尖端,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内朔白色,两胁后部和尾下覆羽缀有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白腹黑啄木鸟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和颚纹不为红色,和体羽一样同为黑色。其余似雄鸟。
白腹黑啄木鸟虹膜黄白色到亮黄色,嘴暗铅色,尖端几为黑色,基部较淡,为石板灰色。脚和趾暗铅色,有时缀有蓝色。
大小量度:体长460毫米;嘴峰44-59毫米;翅198-230毫米;尾120-168毫米;跗踱31-34毫米。
白腹黑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及落叶阔叶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山脚和林缘次生林。
白腹黑啄木鸟常单独活动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能见到小的群体,多在高大乔木的中、上部活动和觅食。它们的翅膀短而钝,既不适于快飞,也不适于远飞,只在空中作波浪式的滑行。在取食的时候可以直上直下或向两侧呈螺旋状沿树干攀缘,也能双脚一跳一跳地进退。主要以蚁类和昆虫为食,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3-4]
白腹黑啄木鸟在中国以内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泸水、丽江、澜沧江、勐海、勐养以及怒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山地。中国以外分布于朝鲜、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白腹黑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树洞中。巢洞多选择在高大的死树和枯立木上,由雌雄亲鸟自己啄洞,洞口距地高多在4-15米。每窝产卵2-4枚,卵白色,大小为32-37毫米×23-29毫米。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白腹黑啄木鸟东南亚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cebuensis
Kennedy, 1987
2
白腹黑啄木鸟吕宋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confusus
Stresemann, 1913
3
白腹黑啄木鸟印度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esthloterus
Parkes, 1971
4
白腹黑啄木鸟中南半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feddeni
Blyth, 1863
5
白腹黑啄木鸟西南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forresti
Rothschild, 1922
6
白腹黑啄木鸟巴拉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hargitti
Sharpe, 1884
7
白腹黑啄木鸟印度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hodgsonii
Jerdon, 1840
8
白腹黑啄木鸟指名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javensis
Horsfield, 1821
9
白腹黑啄木鸟明都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mindorensis
Steere, 1890
10
白腹黑啄木鸟棉兰老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multilunatus
McGregor, 1907
11
白腹黑啄木鸟锡马卢尔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parvus
Richmond, 1902
12
白腹黑啄木鸟菲律宾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pectoralis
Tweeddale, 1878
13
白腹黑啄木鸟帕奈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philippinensis
Steere, 1890
14
白腹黑啄木鸟朝鲜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richardsi
Tristram, 1879
15
白腹黑啄木鸟苏禄群岛亚种
Dryocopus javensis suluensis
Blasius, W, 1890
(以上内容来自: )
白腹黑啄木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白腹黑啄木鸟已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
白腹黑啄木鸟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部、农业部1989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保护动物。
白腹黑啄木鸟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白腹黑啄木鸟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因此被评价为无危物种。
白腹黑啄木鸟在中国种群数量稀少。
小星头啄木鸟,是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2-17厘米,额、头顶至枕灰褐色,…
棕腹啄木鸟为啄木鸟科,啄木鸟属是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20厘米。头顶部具红色斑带。脚强健,有趾4个,…
大斑啄木鸟隶属鸟纲鴷形目啄木鸟科。雄鸟头顶黑色,枕部红色,眼先、颊部和耳羽白色,颈部污白色,…
白背啄木鸟共有10个亚种。中等体型,体长25厘米。特征为下背白色,无论雌雄均臀部红色。脚强健,…
星头啄木鸟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属鸟类,又称北啄木鸟、红星头喯打木、红星啄木等。头顶灰褐色,虹膜褐色,…
斑姬啄木鸟是鴷形目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鸟类,又叫姬啄木鸟、小啄木鸟。体长9-10厘米。嘴尖而略粗壮,…
白腹黑啄木鸟,是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的中型鸟类,体长43-46厘米,头顶具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亦为红色,…
黑啄木鸟属䴕形目、啄木鸟科,是一种大型的啄木鸟,体长45-47厘米,翼展64-6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