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大薯

大薯是一类非常有营养的食物, 与其他薯类作物相比, 大薯的蛋白含量更高, 纤维含量低。此外, 大薯产量潜力极高, 繁殖方式简单, 地上部分生长迅速且块茎可以长期储存,被人们广泛食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大薯

别名:

面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亚目:

百合亚目

科:

薯蓣科

属:

薯蓣属

种:

参薯

分布区域:

广东、广西、 …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野生者块茎多为长圆柱形;栽培者块茎变异较大,呈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扁圆形而重叠,或有分支。茎右旋,无毛,通常有四条狭翅,基部有时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柄绿色或带紫红色,长4~15cm;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纸质,卵形至卵圆形,长6~20cm,宽4~13cm,先端短渐尖、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时为戟形,两耳钝,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珠芽,珠芽多为球形、卵形或倒卵形。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1.5~4cm,通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成圆锥花序,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倒卵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为倒卵状长圆形,较小而厚,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花柱3,分离。蒴果三棱状扁圆形,长1.5~2.5cm,宽2.5~4.5cm。种子四周有膜质翅。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分布范围

大薯起源于东南亚, 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地都有大薯的本土品种, 由于块茎可以当作主食, 被人为传播到非洲、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太平洋热带岛屿以至美洲, 基本覆盖所有的热带地区 。大薯是热带地区第三大薯类作物, 为数百万人的主食, 提供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大薯在被殖民者引入巴西后, 适应本地环境, 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 。尼日利亚是全世界大薯最大的生产国, 约占全球产量的70%~76%。大薯生命力顽强、地上部分生长迅速, 并在树上攀爬生长, 在佛罗里达等地被认为是入侵物种。

大薯在引入中国后, 在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常有栽培。其中块茎紫色的大薯常被称为紫山药, 由于富含花青素, 在四川、浙江等多省都有种植栽培的研究。

查看全部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圆柱形,长7~14cm,直径2~4cm,表面浅棕黄色至棕黄色,有纵皱纹,常有未除尽的栓皮痕迹,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散有少量淡棕色小点。无臭,味甜微酸,有粘性。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外皮已除去,薄壁组织中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以皮层为多,粘液细胞长径86~120μm,草酸钙针晶长约100μm,中柱鞘有石细胞组成的环层,石细胞直径13~34μm,内含草酸钙方晶。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约35μm。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淀粉粒类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大粒层纹明显。


栽培技术

以保护地为主,所用土壤为壤土或少壤土,pH=5.0~5.5.土壤用敌克松或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消毒。分苗场所使用前,应采用熏蒸法对场所进行消毒。

先将试管苗根部培养基洗净,然后将试管苗单株分在6cm×6cm纸钵中,上方露2~3片叶。分苗时,小心操作,防止碰伤试管苗,将分好的试管苗摆入苗床中,用细孔喷壶浇透水。苗床上方加盖遮阳网,同时四周及上方挂黄板诱杀虫子。

【温度管理】 分苗后,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80%~85%,有利缓苗。缓苗后,白天18~20℃,夜间14~16℃,当温度过高时进行通风,通风口处使用防虫网,防止夜高温。

【水肥管理】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分苗后大约一周左右长出3~4条根系。根据苗长势,生长期间可1~2次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试管苗生长后期可逐渐撤去上方的遮阳网,使期生长健壮。定植前一周,停止浇水,增加通风,进行炼苗,使其适应外界条件。

【定植前准备】 5月初扣网棚,检查网的严密程度,如果有损,及时修补.北方地区春季风大,网棚四周压严,同时上压线(用抗老化丝力绳),土壤条件3~5年内没种过茄科作物,土质肥沃,疏松,持水保肥,通透性好的轻壤土,每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kg,二铵15kg,然后整地,起垄,垄宽50cm左右。

分苗后30d左右即可定植,该地区为5月末至6月初进行定植。

要求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深绿,8~9片叶片,高度10~15cm。

定植时选用晴天上午进行。定植时,将苗以株距20~25cm摆入垄沟内,浇二遍水,然后破垄台进行覆土,深埋土,上方保留3~4片叶片.缓苗期间不浇水,缓苗后浇一次水,从定植到花期可进行2~3次中耕培土,结合中耕及时浇水.7月上中旬,尤金-885马铃薯进入现蕾期,此时应该浇透水,此时是鸡西市蚜虫高发期,应及时喷洒杀虫剂进行预防蚜虫,块茎膨大后期,浇水不宜过多,否则出现烂薯。植株封垄后,进行人工拔除大草,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生长期间不进行追肥,特别防止后期追肥,后期追肥会引起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结薯。

8月下旬至9月初进行采收,种植面积小,可进行人工采收,大面积种植时可进行机械采收,采收时防止机械损伤,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保存期间防止长时间暴晒,否则影响种薯芽力,待10月下旬将种薯进行检查分级后方可入窖。

查看全部

注意问题

灭菌过程中必须将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除干净,否则温度达不到要求,影响灭菌效果(因为灭菌效果是由温度决定而不是由压力决定)。高压蒸汽灭菌完毕后,应立即排汽,如果让压力锅自行冷却而长时间不排汽,棉塞会太湿,拿出后易感染霉菌而导致污染,另外排汽不可过速,以免突然减压使试管内液体蒸腾而溅到棉塞上,严重时试管爆裂;排汽过急,导致水蒸汽进入试管影响培养基浓度。

【防止方法】减缓排汽速度,灭菌时在试管上方加盖防高温,抗老化的玻璃纸.当试管苗苗龄超过40~60d时,移栽后不易成活。

查看全部

病虫害

大薯 大薯炭疽病

大薯炭疽病是主要为害叶片和藤蔓。叶斑多始自叶尖或叶缘,半圆形、椭圆形至不定形,褐色至黑褐色,边缘色深,病健部界限明显,病斑中部灰褐色至灰白色,斑面轮纹明显或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出现朱红色小点或小黑点,此乃本病病征和症状。藤蔓上病斑梭形至不定形,呈黑褐色,稍凹陷,绕茎一周后常致藤蔓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药控病。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粉(1:1)1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可湿粉(1:1)1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70%代森锰锌(11:1,即混即喷)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粉6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800倍液,交替喷施3~4次,视病情隔7~15天1次。合理安排畦向以利通风透光,合理用水、施肥和喷叶面肥,实行健身栽培,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收获后清园,烧毁病残体,深翻晒土,以减少病源。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大薯是一种产量约为40.5~42 t·hm-2, 块茎富含钾、磷等元素, 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其他薯类作物高, 但是大薯品质、产量、抗病和抗逆等相关的研究还只限制于一些种植国家, 中国对大薯的研究还集中种质资源的搜集和评价上。由于大薯营养丰富, 含有皂苷等药用成分, 药膳兼用, 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虽然育种研究滞后, 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针对大薯抗病、品质和产量等重要性状的研究也会越加深入, 为遗传育种奠定更好的基础。在将来的研究中, 更优质、更高产抗病的大薯为育种目标, 让大薯发挥更大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食疗作用

1.提高免疫力: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2.补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3.安神除烦: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4.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5.止泻: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查看全部

薯蓣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盾叶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近圆柱形,指状或不规则分枝,新鲜时外皮棕褐色。…
  • 黄独,是薯蓣科薯蓣属草本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浅绿色稍带红紫色,光滑无毛;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
  • 大薯是一类非常有营养的食物, 与其他薯类作物相比, 大薯的蛋白含量更高, 纤维含量低。此外, 大薯…
  • 甘薯 Burkill),别名红心甘薯、红皮山芋、山薯、番薯、山芋、甘薯、红苕、线苕、金薯、甜薯、朱…
  • 穿龙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穿龙薯蓣根状茎横生,圆柱形,多分枝,栓皮层显著剥离;茎左旋,近无毛,…
  • 日本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植物。日本薯蓣块茎为长圆柱形,垂直生长,棕黄色;茎绿色,…
  • 龟甲龙 Engl.)是薯蓣科、薯蓣属茎干类多肉植物,植株具半圆形茎干,直径可达1米,…
  • 薯莨,是薯蓣科薯蓣属缠绕粗壮藤本植物,块茎为圆锥形、长圆形或卵圆形,棕黑色,断面红色,干后铁锈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