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毛薯

毛薯,中药名。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参薯Dioscorea alata L.的块茎。植物参薯,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常有栽培。具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虚劳咳嗽,消渴,疮疡溃烂,汤火伤。

基本信息

中药名称:

毛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科:

薯蓣科

属:

薯蓣属

种:

块茎

采收时间:

冬季

别名

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云饼山药(云南)。


入药部位

块茎。


性味

味甘、微涩,性平。


归经

入脾、肺、胃经。


功效

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


主治

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虚劳咳嗽,消渴,疮疡溃烂,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敷。


炮制

采集加工:冬初挖掘块茎,洗去泥土;或放在缸内,盖沙贮藏。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野生者块茎多为长圆柱形;栽培者块茎变异较大,呈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扁圆形而重叠,或有分支。茎右旋,无毛,通常有四条狭翅,基部有时有刺。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柄绿色或带紫红色,长4-15cm;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纸质,卵形至卵圆形,长6-20cm,宽4-13cm,先端短渐尖、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时为戟形,两耳钝,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珠芽,珠芽多为球形、卵形或倒卵形。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1.5-4cm,通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成圆锥花序,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倒卵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为倒卵状长圆形,较小而厚,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花柱3,分离。蒴果三棱状扁圆形,长1.5-2.5cm,宽2.5-4.5cm。种子四周有膜质翅。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长环境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常有栽培。


鉴别

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圆柱形,长7-14cm,直径2-4cm,表面浅棕黄色至棕黄色,有纵皱纹,常有未除尽的栓皮痕迹,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散有少量淡棕色小点。无臭,味甜微酸,有粘性。


药理作用

新鲜块茎据云有毒,可治麻醉;煮或炒熟后即无毒,可供食用。


相关论述

《植物名实图考》:“江西、湖南有一种扁阔者,俗呼脚板薯,味淡。其子谓之零余子,野生者结荚作三棱,形如风车。”

[1-3]

薯蓣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黄独,是薯蓣科薯蓣属草本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浅绿色稍带红紫色,光滑无毛;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
  • 龟甲龙 Engl.)是薯蓣科、薯蓣属茎干类多肉植物,植株具半圆形茎干,直径可达1米,…
  • 盾叶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近圆柱形,指状或不规则分枝,新鲜时外皮棕褐色。…
  • 薯蓣是缠绕草质藤本。块茎为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多,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
  • 毛薯,中药名。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参薯Dioscorea alata L.的块茎。植物参薯,浙江、江…
  • 五叶薯蓣,是一种薯蓣属植物,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林边或灌丛中。
  • 大薯是一类非常有营养的食物, 与其他薯类作物相比, 大薯的蛋白含量更高, 纤维含量低。此外, 大薯…
  • 叉蕊薯蓣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