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橙胸绿鸠

橙胸绿鸠(学名:Treron bicinctus)体长24-29厘米,体重135-200克。是中等体型的绿鸠。黑色的翼上具醒目的黄色纵纹和翼缘。脸前部绿色,颈背及上背灰色。雄鸟下体黄绿,上胸淡紫,下胸橘黄;雌鸟胸部绿色。尾灰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次端斑。

留鸟,成对或有时成小群活动。取食于矮小的有果灌丛及果树。具典型的的绿鸠式的抽尾炫耀。喜有林低地及人造林。主要以榕树果实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与种子。分布于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橙胸绿鸠

拉丁学名:

( )

别名:

赤胸绿鸠 橙胸…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鸽形目

科:

鸠鸽科

亚科:

果鸠亚科

属:

绿鸠属

种:

橙胸绿鸠

亚种:

亚种

外形特征

橙胸绿鸠是小型鸟类,雄鸟的前额、眼先和头顶为黄绿色,枕部、后颈和上背为蓝灰色,背部、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翅上的小覆羽为褐绿色,尾上覆羽更多棕褐色,尾羽为深灰色,具宽阔的淡灰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后者在中央尾羽上较窄,外侧尾羽上较宽。翅膀上的中覆羽为绿色,具有宽的黄色边缘,翅上的大覆羽为黑色,也具由宽的黄色羽缘。颊部、喉部和前颈为绿色,颏部和喉部的中央为黄色,上胸部横跨着一条宽的红紫色横带,紧接其后又有另一条更宽的棕橙色横带,是它与其他绿鸠类的主要区别之一。下胸为淡黄绿色,到腹部变为亮黄色。体侧为灰绿色,尾下覆羽棕色。

雌鸟和雄鸟的羽色相似,但胸部没有紫色和橙色的带斑,与腹部同为绿黄色,尾下覆羽较淡,为淡棕黄色,背部、肩部有较多棕褐色。

虹膜的外圈为粉红色至绯红色,内圈为蓝色,眼周的裸露皮肤紫蓝色。嘴呈淡蓝绿色,先端黄色。脚深红色,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48-155g,♀135-200g;体长♂242-274mm,♀254-285mm;嘴峰♂17-20mm,♀17-19mm;翅♂152-160mm,♀144-158mm;尾♂92-108mm,♀91-100mm;跗蹠♂20-23mm,♀20-25mm。(注:雄性—♂;雌性—♀)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丘陵和低地上的热带雨林及次生林中。


生活习性

橙胸绿鸠主要为留鸟,通常单独或成5—6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与其他鸟类混群活动。早晨和傍晚活动最为频繁。喜欢栖息于枯立的树顶枝上。叫声为美妙抑扬的口哨声。主要以榕树果实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与种子。

叫声:抑扬顿挫的哨音接以ko-wrrrook, ko-wrrroook, ko-wrrroook声,告警时发粗哑的呱呱声或kreeeew-kreeew-kreeew。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地,在中国仅分布于海南岛,偶尔见于台湾。

橙胸绿鸠分布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4-7月。发情时上下挥动尾羽,不断地鞠躬和点头。营巢于林中的小树上,也在较高的灌木树上和竹杈上营巢。巢甚为简陋,主要由细的枯枝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

鸠鸽育雏期,在脑垂体后叶分泌的泌乳素(又称催乳素)作用下分泌鸽乳。鸽乳是由雌鸽和雄鸽的双侧侧囊淋巴区,即嗉囊床淋巴区增殖扁平上皮大量脱落分泌的充满脂肪颗 粒、乳化脂肪糜液和淋巴液组成,初乳期后逐渐加入富含乳化脂肪颗粒的乳糜液。嗦囊床上皮淋巴乳头一般在开始进人孵化状态的第4-5天,雄雌鸽的嗉囊床开始萌动,嗉囊床血管充血、增粗,淋巴管增生,到第8-9天,嗉囊上皮增厚,进入育雏前状态。第13天其厚度和宽度已增加1倍,第14-16日巳能分泌 透明略带黄色的鸽乳,第18天,嗉囊便可分泌嗓囊乳,然而乳鸽出壳后第7天,嗉囊乳分泌量开始减少,第10天分泌停止,持续呕雏到2周龄左右,嗉囊床开始萎缩,而鸽乳分泌也逐渐停止。食糜浆中逐渐掺入由腺胃返流而来的通过肌胃研磨的半成品糜浆,然后变成直接饲喂掺水的颗粒饲料。如若所孵蛋未能按时出壳,孵性好的鸽最长可继续孵化 延迟到第22-24天(这些都和鸽的孵性、孵化季节和胚胎发育信息反馈、胎雏的破壳频率等有关,如遇寒冷的冬春季和育雏期往往会自动延长孵化期,而在酷暑闷热天往往难以坚持),此时育雏鸽就会伴随着嗉囊床的萎缩而自动停孵。

查看全部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栖息地破坏:原始森林被过度砍伐,使其栖息地越来越少。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生效年代: 1996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查看全部

绿鸠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绿翅金鸠,鸟名,为鸠鸽科金鸠属的鸟类,俗名绿背金鸠。…
  • 灰林鸽,为鸠鸽科、鸽属的鸟类。灰林鸽体型中等,体长35-40厘米,头灰色、喉中央白色,…
  • 楔尾绿鸠鸠鸽科绿鸠属的一种鸟类,体长30-35厘米,体重约300-400克。头部和颈部为淡黄绿色,…
  • 楔尾绿鸠鸠鸽科绿鸠属的一种鸟类,体长30-35厘米,体重约300-400克。头部和颈部为淡黄绿色,…
  • 火斑鸠,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动物。火斑鸠全长约21-24厘米,雄鸟头顶和后颈蓝灰,颏和上喉蓝白,…
  • 欧斑鸠体长27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粉褐色斑鸠。颈侧具多黑白色细纹的斑块,翼覆羽深褐,…
  • 厚嘴绿鸠:是鸟纲、鸠鸽科的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为25-28厘米,体重170-190克。…
  • 斑尾林鸽,是鸠鸽科鸽属的鸟类,共6个亚种,是欧洲同属鸟类中身材最大的一种。成鸟雌雄同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