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黄葛树(学名:Ficus virens)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分布在斯里兰卡、越南、台湾岛、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不丹、巴布亚新几内亚至罗门群岛、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海南、广西、广东、云南、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000米的地区,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其老树皮、根皮、叶可入药,可祛风湿、活血、接骨;治风湿、骨折、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皮肤瘙痒。也可供观赏、作行道树等。
基本信息
落叶或半落叶乔木,有板根或支柱根,幼时附生。叶薄革质或皮纸质,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至浅心形,全缘,干后表面无光泽,基生叶脉短,侧脉7-10对,背面突起,网脉稍明显;叶柄长2-5厘米;托叶披针状卵形,先端急尖,长可达10厘米。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已落叶枝叶腋,球形,直径7-12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基生苞片3,细小;有总梗。雄花、瘿花、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雄花,无柄,少数,生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片4-5,披针形,雄蕊1枚,花药广卵形,花丝短;瘿花具柄,花被片3-4,花柱侧生,短于子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柱长于子房。瘦果表面有皱纹。花期5-8月。
产云南(墨江、巍山、瑞丽、盈江、景东、西双版纳、石屏、河口至富宁)、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海拔300-1000 (-2100)米。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不丹、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至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
中药名:雀榕根、雀榕叶。
中药名
药用部位
性味
功效
雀榕根
以植物的根入药
甘;微苦;性平
清热解毒
雀榕叶
以植物的叶入药
味甘;微苦;性平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常用作行道树,为良好的荫蔽树种;木材纹理细致,美观,可供雕刻。
本种特别是下一变种,以前多误定为Ficus lacor Buch. -Ham.,但该种小枝、托叶及.榕果均被较厚的长柔毛或绒毛,榕果一般径约10毫米,仅分布于印度南部、喜马拉雅山区诸国、缅甸、柬埔寨及越南中部。
黄葛树(四川)(中国树木分类学)黄桶树(四川)图版20:6-7
Ficus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 in Gard. Bull. Sing. 17: 377. 1959. et 21: 9. 1965; 湖北植物大全: 269. 1992.——F. saxophila Bl. var. sublanceolata Miq. in Ann. Mus. Bot. Lugd.-Bat. 3: 260. 1867. ——F. caulobotrya (Miq.) Miq. var. fraserl Miq. 1. c. 287. 1867. ——F. lacor auct. non Buch. -Ham.: auct. Pl. Fl. Sin.
本变种叶近披针形,长可达20厘米,先端渐尖;榕果无总梗。花果期4-7月。
分布区与原变种相同。但在我国产陕西南部,湖北(宜昌西南)、贵州、广西(百色、隆林)、四川(广布)、云南(除西北外几近全省)等地。常生于海拔(400-)800-2200-(2700)米,为我国西南部常见树种,在四川(沿长江城镇)多见于江边的道旁,为良好的遮荫树。树冠广展,板根延伸至数10米处;支柱根形成的树干,胸径达3-5米。
花叶高山榕是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常绿乔木,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粗约10毫米,被微柔毛。叶互生…
大果榕是桑科榕属的小乔木,株高可达10米;幼枝被柔毛;叶互生,…
枕果榕是桑科、榕属乔木,高10-15米,无气生根。树皮灰白色;嫩枝密被黄褐色短丛卷毛。叶革质,长椭…
雅榕Miq.),为桑科、榕属植物,又称小叶榕。乔木,高15-20米,胸径25-40厘米。
榕树是桑科、榕属植物。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
柳叶榕是桑科、榕属小乔木,具乳液。叶通常互生,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全缘,无毛,托叶合生,包被于顶芽外,…
矮小天仙果,牛奶子树、天仙果。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红棕色。枝粗壮,近无毛,疏分枝。叶倒卵形,表面无毛,…
大琴叶榕是桑科榕属的常绿乔木,高达12米,树干挺直;树冠广形。干枝黑色,分枝斜状生长;叶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