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盾蕨

盾蕨,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片厚纸质,卵状矩圆形或近三角形,基部较宽,侧脉明显;叶柄细而坚硬,呈栗色。孢子囊群较大,圆形,在叶背的侧脉两侧排列不整齐。 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散射光利于其生长,但不能忍受强光直射。耐寒冷及干旱。产于福建 、浙江、安徽。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盾蕨

界:

植物界

门:

蕨门

纲:

薄囊蕨纲

目:

蕨目

科:

水龙骨科

属:

盾蕨属

分布区域:

产于福建 、浙…

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生鳞片;卵状披针形,长渐尖头,边缘有疏锯齿。叶远生;叶柄长10-20厘米,密被鳞片;叶片卵状,基部圆形,宽7-12厘米,渐尖头,全缘或下部多少分裂,干后厚纸质,上面光滑,下面多少有小鳞片。主脉隆起,侧脉明显,开展直达叶边,小脉网状,有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圆形,沿主脉两侧排成不整齐的多行,或在侧脉间排成不整齐的一行,幼时被盾状隔丝覆盖。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散射光利于其生长,但不能忍受强光直射。耐寒冷及干旱。冬季浇水量则相对减少,冬季温度维持在15℃以上。要求土质肥沃、通透性好的土壤。


分布范围

产福建 (南平、崇安、连城、南靖、建阳、建宁) 、浙江 (鄞县、庆元、龙泉、孝丰、淳安、寿昌) 、江苏 (宜兴、溧阳) 、安徽 (霍山、祁门) 、江西 (庐山、瑞金、广昌、井冈山、铜古、安福、南丰、德兴、铅山、萍乡、修水、遂川、宜黄、寻乌、乐丰、石城、玉山、会昌、上饶、大余) 、湖南 (宜章、永顺、南岳、新宁、武岗、宁远、黔阳、韶山、大庸、怀化、城步、衡山) 、湖北 (巴东、合丰、谷城) 、河南 (伏牛山、太行山) 广东 (梅州市梅县区、乐昌、连县、乳源) 、广西 (龙胜、临桂、大苗山、百色) 、贵州 (雷山、罗甸、凯里、印江、贵平、江口、榕江、独山、赤水) 、四川 (雷波、峨眉山、雅安、天全、巫溪、屏山、洪雅、相岭) 、云南 (西畴、蒙自、麻栗坡、景东、双柏) 。


主要价值

草:苦,凉。清热利湿,散瘀活血,止血。用于劳伤吐血,血淋,跌打损伤,烧、烫伤,疔毒痈肿。


病虫害防治

主要为害植株的茎和叶。发病茎叶呈水浸状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提高室内温度,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定期喷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至10天一次,连续两三天,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发病植株叶片绿色枯死,而茎干下部腐烂,呈立枯状。发病初期病株生长停顿,缺少生机。然后出现枯萎,叶片下垂,最后枯死。病株根茎处变细,出现褐色、水浸状腐烂。潮湿时,自然状态下病斑处也会产生蛛丝状褐色丝体。防治方法是选择充分消毒的培养土和腐熟的肥料作为盆土,忌积水。发现死苗应及时同盆土一并倒掉。上盆定植后,每隔10天喷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

查看全部

盾蕨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