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野燕麦

野燕麦(学名:Avena fatua 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较坚韧。秆直立,高可达120厘米,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含小花,第一节颖草质,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4-9月开花结果。

广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也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并且北美也有,生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

该种植物除为粮食的代用品及牛、马的青饲料外,常为小麦田间杂草,其消耗的水分较小麦多1倍余,同时种籽大量混杂于小麦粒内,使小麦的质量降低;又是造纸原料;也是小麦黄矮病寄主。印第安人以其种子供食用。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野燕麦

别名:

乌麦,铃铛麦、…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亚科:

早熟禾亚科

族:

燕麦族

属:

燕麦属

种:

野燕麦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野燕麦 一年生。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60-120厘米,具2-4节。

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1-5毫米;叶片扁平,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0-25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第一节间长约3毫米;颖草质,几相等,通常具9脉;外稃质地坚硬,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转。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花果期4-9月。

查看全部

主要变种

光稃野燕麦(变种)该种野燕麦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其它性状,花果期、用途均似原变种。

产我国南北各省。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及农田中(海拔可高达4000米)。分布欧洲及温暖的亚洲和北非。模式标本采自德国。

光轴野燕麦(变种)该种野燕麦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小穗轴节间光滑无毛或微被贴生柔毛。

产陕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苏、广东等省。生于农田中或路边。模式标本采自南京。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 野燕麦


分布范围

广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也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并且北美也有输入。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物种危害

野燕麦是危害青稞等农作物的农田恶性杂草之一,它与农作物争水肥、争光照、争生长空间,并传播农作物病、虫、草害。每株野燕麦氮肥吸收量为小麦的1倍,吸水量为小麦的2.5倍,繁殖系数为小麦的3-6倍,争光和生长空间使作物光合作用受阻,导致作物茎秆质量差,引起青稞严重倒伏,成熟延迟,籽粒秕瘦。有些麦类作物病虫害,如麦类作物赤霉病、麦蚜等病菌虫卵,通过野燕麦传播到青稞上,青稞野燕麦交互危害。甚至造成青稞病虫害大流行。严重威胁着青稞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青稞植株变矮、穗小、倒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

野燕麦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严防传播蔓延。一是加强植物检疫,严防调种带入。二是野燕麦危害的地区严格精选种子,清除青稞种子中的野燕麦种子。同时建立无野燕麦种子田或穗选种子田,杜绝野燕麦随青稞种子远距离传播。三是要发动群众在未抽穗前消灭田埂,渠道野燕麦以减少传染源。四是妥善处理已成熟的野燕麦,对田间拔除的或随收获作物带入场里的野燕麦要集中烧毁,作饲料时可加工粉碎,以防扩散。

化学防治:对大面积猖獗危害田,在青稞3叶期每公顷可用20%杀菲克斯6千克加水450千克喷雾,对野燕麦危害较重的休闲地用草甘灵乳油在野燕麦齐苗至拔节期选择无风的阴天喷雾防治。以上防治措施,经过3-5年的连续防治,可有效防除野燕麦的危害。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该种植物除为粮食的代用品及牛、马的青饲料外,常为小麦田间杂草。

燕麦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柳枝稷禾本科黍属多年生草本。根茎被鳞片。秆直立,质较坚硬,高1-2米。叶鞘无毛,…
  • 多年生。常具长而被鳞片的根茎,其根茎长5-30厘米,径3-4.5毫米,鳞片硬纸质且育光泽。秆质较硬,…
  • 凤尾竹 Raeusch. ex Schult. ’Fernleaf’ R. A. Young)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植株较高大,杆高可达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叶片线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小穗含小花,中间小花为两性;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内稃线形,脊上被短纤毛,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凤尾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该种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全草或根入药,味淡、微苦,性寒,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功效,可治痢疾、泄泻等多种病症。凤尾
  • 药用稻是禾本科、稻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或下部匍匐,高1.5-3米,直径7-10毫米,具8…
  • 紫马唐,别名:五指草,拉丁文名:Digitaria violascens Link.,是单子叶植物…
  • 鸭茅是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可达120厘米。叶鞘无毛,叶舌薄膜质,…
  • 多年生。常具长而被鳞片的根茎,其根茎长5-30厘米,径3-4.5毫米,鳞片硬纸质且育光泽。秆质较硬,…
  • 佛肚竹:为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转榄黄色。秆二型:正常圆筒形,高7-10米,…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