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云南丁香

云南丁香(学名:Syringa yunnanensis Franch.),灌木,通常高2-5米。枝直立,灰褐色,无毛,具皮孔,小枝红褐色,圆柱形或略呈四棱形,无毛,稀有被微柔毛,具白色皮孔。花冠白色、淡紫红色或淡粉红色,呈漏斗状,长0.7-1.2(-1.7)厘米,花冠管长0.5-0.8(-1.3)厘米,中部以上稍变粗,裂片呈直角开展,长圆形,长2-3.5毫米,先端向内弯曲呈兜状而具喙。果长圆柱形,长1.2-1.7厘米,先端锐尖而具小尖头或钝,稍被皮孔。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山坡灌丛或林下,沟边或河滩地,海拔2000-3900米。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各地及欧美各国均有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云南丁香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捩花目

科:

木犀科

属:

丁香属

种:

云南丁香

变型:

毛萼云南丁香

形态特征

云南丁香是一种灌木植物,灌木,通常高2-5米。枝直立,灰褐色,无毛,具皮孔,小枝红褐色,圆柱形或略呈四棱形,无毛,稀有被微柔毛,具白色皮孔。

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2-8(-13)厘米,宽1-3.5(-5.5)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稀近圆形,叶缘具短睫毛或无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无毛,稀仅沿叶脉略被微柔毛,有时具褐色斑点;叶柄长0.5-2厘米,无毛。

圆锥花序直立,由顶芽抽出,塔形,长5-18厘米,宽3-12厘米;花序轴、花梗均呈紫褐色,被微柔毛;花序轴具皮孔;花梗短,长0.5-1.5毫米;花萼无毛,长1-2.5毫米,截形或萼齿锐尖至圆钝;花冠白色、淡紫红色或淡粉红色,呈漏斗状,长0.7-1.2(-1.7)厘米,花冠管长0.5-0.8(-1.3)厘米,中部以上稍变粗,裂片呈直角开展,长圆形,长2-3.5毫米,先端向内弯曲呈兜状而具喙;花药黄色,长1.8-3毫米,通常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2毫米处,稀稍凸出。

果长圆柱形,长1.2-1.7厘米,先端锐尖而具小尖头或钝,稍被皮孔。花期5-6月,果期9月。

查看全部

产地生境

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生山坡灌丛或林下,沟边或河滩地,海拔2000-3900米。现欧美各国也有栽培。


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繁殖。播种苗不易保持原有性状,但常有新的花色出现;种子须经层积,翌春播种。夏季用嫩枝扦插,成活率很高。

是主要繁殖方法,以小叶女贞作砧木,行靠接、枝接、芽接均可。

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为佳,于3月下旬进行冷室盆播,温度维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前需将种子在0-7℃的条件下砂藏-2个月,播后半个月即出苗。未经低温砂藏的种子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苗。可开沟条播,沟深3厘米左右,株行别具匠心厘米乘以10厘米。无论室内盆播还是露地条播,当出苗后长出4-5对叶片时,即要进行分盆移栽或间苗。分盆移栽为第盆1株。露地可间苗或移栽-2次,株行别具匠心为15厘米乘以30厘米。

可于花后1个月,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5厘米左右,用50-100PPM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15-18小时,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个月后即可生根,生根率达80%-90%。扦插也可在秋、冬季取木质化枝条作插穗,一般于露地埋藏,翌春扦插。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多用欧洲丁香或小叶女贞。华北地区芽接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枝上的饱满休眠芽,以不带木质部的盾状芽接法,接到离地面5-10厘米高的砧木干上。也可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接穗当年可长至50-80厘米,第二年萌动前需将枝干离地面30-40厘米处短截,促其萌发侧枝。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丁香宜栽于土壤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向阳处。一般在春季萌支前裸根栽植,株距-3米。2-3年生苗栽植穴径应在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及100-150克骨粉,与土壤充分混和作基肥。

栽植后浇透水,以后每10天江1次水,每次浇水后要松土保墒。灌溉可依地区不同而有别,华北地区,4-6月是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涝。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

栽植3-4年生大苗,应对地上枝干进行强修剪,一般从离地面30厘米处截干,第2年就可以开出繁茂的花来。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修剪,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并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后要剪除残留花穗。

一般不施肥或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过多,否则会引起徒长,枞而影响花芽形成,反面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危害丁香的病害有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叶枯病、萎蔫病等,另外还有病毒引起的病害。一般病害多发生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期。害虫有毛虫、刺蛾、潜叶蛾及大胡蜂、介壳虫等。应注意防治。

丁香在过湿情况下,易产生根腐病,轻则停止生长,重则枯萎以死。丁香常见虫害有家茸天牛,为害枝干;还有蓑蛾、刺蛾、蚜虫等为害嫩枝及叶。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雾杀之。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丁香的叶可以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民间多用于止泻。丁香鲜叶制成的溶液,对弗氏痢疾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效果较强;用于防治菌痢,既经济,又便于推广。用丁香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其疗程短,退黄作用显著。以紫丁香叶的浸膏制成的片剂--肝特灵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疗效,且安全,又无毒性反应。

丁香花芬芳袭人,为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欧、美园林中广为栽植。在中国园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园林中可植于建筑物的南向窗前,开花时,清香入室,沁人肺腑。植株丰满秀丽,枝叶茂密,且具独特的芳香,广泛栽植于庭园、机关、厂矿、居民区等地。常丛植于建筑前、茶室凉亭周围;散植于园路两旁、草坪之中;与其他种类丁香配植成专类园,形成美丽、清雅、芳香,青枝绿叶,花开不绝的景区,效果极佳;也可盆栽、促成栽培、切花等用。

查看全部

丁香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什锦丁香:灌木,树皮灰色。枝细长,开展,常弓曲,小枝黄棕色,有时呈四棱形,无毛,具皮孔。叶片卵状披…
  • 银姬小蜡是木犀科女贞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2-3米;老枝灰色,小枝圆且细长;其叶对生,…
  • 野迎春是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直立亚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下垂。小枝四棱形,光滑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
  • 双子素馨
  • 紫丁香是木樨科丁香属植物;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及叶柄均密被腺毛;叶革质或厚纸质,…
  • 白蜡树,又名梣、青榔木、白荆树等。是木樨科梣属落叶乔木。其地下根茎较为发达,有深根性;高可达15米,…
  • 雪柳 Yaltirik )是木樨科、雪柳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枝灰白色,…
  • 茉莉花 Aiton),木樨科素馨属直立或攀援灌木植物。茎秆较高,呈圆柱形,中空;叶相对而生为纸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