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鞘嘴鸥是一种仅分布于南美洲和南极洲的鸟类,毛多为白色,以鱼虾为食。体长40厘米左右,翼展约80厘米,翅膀上所有羽毛为白色,是一种以食腐为主的动物,主要从筑巢鸟类处偷窃食物,在企鹅孵化季节,常常可以看见它们在企鹅巢穴附近觅食,它们会觑准机会,偷取企鹅父母餵饲子女时掉下的食物碎屑,或者吃掉父母一时大意遗下的企鹅蛋,甚至主动攻击孤身的雏鸟。它们也在海上捕食小型鱼类、磷虾和鱿鱼,有时吃潮间带的藻类。
基本信息
白鞘嘴鸥,又名雪鞘嘴鸥,是鸻形目鞘嘴鸥科鞘嘴鸥属鸟类。鞘嘴鸥是非常独特的鸟类,介于鸻和鸥之间,嘴似鹑鸡类,能在地面快跑,有的学者把它划到鸻形目,是一种涉禽。鞘嘴鸥跟海鸥明显不同,海鸥爪上都有蹼,而鞘嘴鸥的爪上没有蹼,不能在海上捕食鱼虾,一些鸟类学家认为鞘嘴鸥比较类似海鸥和燕鸥的祖先。
白鞘嘴鸥 (Snowy sheathbill)
学名 Chionis alba
体长 34~41 cm
翼展 75~80 cm
数量 估计约 10,000 对。
白鞘嘴鸥体长35-41厘米,翼展75-80厘米,嘴短粗呈黄色,基部有具小疣状突起的皮肤,两眼具绯红色边,长得圆圆胖胖,全身雪白,翅具尖锐的距,腿短粗,脚不具蹼,呈蓝灰色,因嘴基周围的粗糙角质鞘遮盖著鼻孔而得名。它们三岁开始可以交配。在每年南半球的夏天,企鹅繁殖地附近筑巢,一次可诞下两或三只鸟蛋,雏鸟经过约 50 天后便会自立。
白鞘嘴鸥常见于南极海岸、亚南极带岛屿等地,冬天会飞往南美洲南部过冬。白鞘嘴鸥在海岸边小群栖居,不怕人,性凶猛好斗,常用翅距互相格斗。繁殖地局限在南极半岛、南乔治亚岛(South Georgia Islands) 及 South Orkney Islands,冬天会飞往南美洲南部过冬。
白鞘嘴鸥三岁可以交配,繁殖于南极、亚南极,常在企鹅繁殖地附近筑巢,巢选择岩石缝或大石头下,每窝产卵2或3枚,卵呈淡棕色,有黑灰色斑点,孵化期28天,雏鸟全身覆盖着灰色的绒毛,过约50天后便会自立,通常只有一只幼雏成活。
白鞘嘴鸥是杂食性鸟类,也是富进攻性的食肉鸟,以 白鞘嘴鸥 企鹅、燕鸥、海燕的幼雏和卵为食,也拾吃贝类、小甲壳类,还取海豹的胎衣、粪便以及捕鲸站周围的残渣为食。
鞘嘴鸥科是仅分布于南极地区的唯一鸟科,有着粉红色眼圈的眼睛和短而粗硬的喙,喙的底部覆盖着一层角状的护套,仅2种,除白鞘嘴鸥外,另一种为黑脸鞘嘴鸥,也称小鞘嘴鸥,体长约36厘米,于白鞘嘴鸥相似,喙为黑色,分布在一些亚南极群岛上。
银鸥又名黑背鸥、淡红脚鸥、黄腿鸥、鱼鹰子和叼鱼狼等,全长约60厘米。体型厚重,头部平坦。夏羽头、颈…
黑剪嘴鸥:是鸟纲、鸥科的物种。雄鸟体型往往比雌鸟大。雄鸟约365克,雌鸟平均265克,…
红腿三趾鸥又名三趾鸥是生活在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海鸟,它们有黄黄的嘴,银色的双翅衬着雪白的胸脯。
普通燕鸥是鸥科、燕鸥属下的一种迁徙夏候鸟。体型略小,约35厘米。头顶部黑色,…
黑剪嘴鸥:是鸟纲、鸥科的物种。雄鸟体型往往比雌鸟大。雄鸟约365克,雌鸟平均265克,…
普通燕鸥是鸥科、燕鸥属下的一种迁徙夏候鸟。体型略小,约35厘米。头顶部黑色,…
新西兰黑嘴鸥是鸟纲鸻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
丽色凤头燕鸥,Thalasseus elegans,燕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