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游蛇(Natrix natrix Linnaeus)是游蛇科,水游蛇属的无毒蛇。蛇体全长最长可达200厘米。头背部橄榄绿色,枕部两侧有一对较大的鲜明橘红色或橘黄色斑;腹面灰白色,几乎每一腹鳞都有1-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色斑,有的其间还散以黑点。
生活于各类水体,如池塘、湖泊、溪流、沼泽、沟渠等。该种移动迅速,性格谨慎。捕食蛙类、蟾蜍及蝾螈,也吃鱼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幼鸟。冬眠期为每年十月至翌年的三月或四月。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分布。有15亚种。
(概述图来源: )
基本信息
该种为大型游蛇,蛇体全长一般 水游蛇 为120厘米,最长可达200厘米。 其头背部橄榄绿色,枕部两侧有一对较大的鲜明橘红色或橘黄色斑,唇部污白色,鳞沟黑色;头腹面黄白色。躯干及尾部背面橄榄绿;腹面灰白色,几乎每一腹鳞都有1-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色斑,有的其间还散以黑点。
眶前鳞1(2)枚,眶后鳞3(4),颞鳞1+2;鼻前鳞前端不特别窄;上唇鳞7,2-2-3式,通常有2枚入眶;下唇鳞9-11,前4-5枚鳞切前颔片。背鳞19-19-17行,最外一行平滑,其余均具棱;腹鳞雄性175,雌性171-173;肛鳞二分,尾下雄性70对,雌性60对。
栖息地海拔高达3060米。 生活于各类水体,如池塘、湖泊、溪流、沼泽、沟渠等。此类地点通常有充足的阳光并未水游蛇提供了栖息之处。在开放性林区、草场、湿润的荒野、花园、公园及灌木篱墙也有该种出现。
捕食中的水游蛇
水游蛇移动迅速,性格谨慎。由于 水游蛇 其体温均依靠外界供给,其在清晨睡醒后会立即去温暖的地方晒太阳以达到足够的体温去正常移动或消化食物。冬季气温寒冷,水游蛇不能活动。该种便会寻找不会有冰霜积存的地方,如岩石堆或较深厚的落叶层进行冬眠。冬眠期为每年十月至翌年的三月或四月。
獾、狐狸、猫、豪猪及部分鸟类为水游蛇的天敌。该种依靠装死来进行自我保护,骗过部分捕食者。但万一被捕食者猎获,水游蛇会尽可能大地发出嘶嘶声,从肛腺释放出恶臭及刺鼻的物质,并且会频繁用力地用头部撞击捕食者,但不会进行噬咬。
该种喜捕食蛙类、蟾蜍及蝾螈,也吃鱼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幼鸟,水游蛇抓获猎物后会直接生吞下去。其擅长游泳,可以潜水捕猎超过半小时。
该种自然分布国家有: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英国。
该种是英国唯一的一种卵生蛇。其求爱和交配期为3月至6月。繁殖期间雄性水游蛇会盘曲身体,围住雌蛇,并用头部揉搓其身体。随后雄蛇将尾巴紧紧地缠绕在雌蛇的身体上,然后开始进行交配。交配结束后雌蛇离开雄蛇,去寻找孵卵地点。 雌蛇每次产卵10-52枚。 因孵化需要温暖的环境,其地点通常为麦堆或者有植被腐烂的地方。
幼蛇会用卵齿凿破卵,破壳而出。雄性水游蛇3岁时性功能成熟,但雌蛇需要到4-5岁时才完全具备生育能力。雄蛇成年后每年蜕皮2次,雌蛇开始繁殖前每年蜕皮1次。该种寿命约15年。
水游蛇与卵
水游蛇幼蛇
(来源: )
水游蛇主要受到的威胁有地区性的水污染、栖息的湿地被排干 水游蛇 (在瑞士已有90%的湿地被排干【Andreas Meyer pers. comm.】)。该种的很多栖息地被农业耕作破坏;在米洛斯岛,开矿行为也威胁到了水游蛇的种群安全(Alexander Westerström pers. comm.)。同时人类侵占自然资源日益加剧,很多水游蛇甚至会在过马路时被开来的汽车轧死。
该种在许多国家受到良好的法律保护,因此在其保护区内水游蛇种群繁盛。1985年荷兰开始实施该种的栖息地重建,并辅助性地进行物种引进,使得该种种群数量自2000年起就有显著提升(Cornelius C. De Haan pers. comm.)。部分地区在马路下建造供蛇通过的管道,也大大地减少了该种的死亡率(Juan M Pleguezuelos pers. comm., October 2008)。
水游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水游蛇(雄性)
滑鼠蛇,是蛇目游蛇科鼠蛇属爬行动物,体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一般为1-2千克;头部黑褐色,唇鳞淡灰色,…
绿瘦蛇是游蛇科,瘦蛇属轻毒性后沟牙毒蛇。体型极细而长,长可达1.5米。头较窄长,…
白条锦蛇是游蛇科、锦蛇属无毒蛇,又名枕纹锦蛇、黑斑蛇。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
猪鼻蛇,是游蛇科猪鼻蛇属动物的统称,有3到4种。
牛奶蛇,这是所有陆栖蛇类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从加拿大东南部到哥伦比亚及厄瓜多尔都可见其踪迹。…
水蛇,又叫红点锦蛇,俗称水长虫、白线蛇。是指游蛇科游蛇属动物及类似的蛇类。全球共分布有65~80种。…
王锦蛇,又称菜花蛇,是游蛇科锦蛇属蛇类。该蛇类无毒;体型较为粗壮;身体总长一般为1500~2000毫米,体重可达1050~1250克。其头部前端具有独特的黑色“王”字形斑纹;背部呈暗黄绿色,前半部分带有黄色横斜纹斑,腹部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点,幼蛇通身浅藕褐色,鳞间皮肤略黑。王锦蛇分布于越南、中国、日本和缅甸。在中国,其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栖息环境包括山间林区、丘陵地带及平原,垂直分布范围为100~2300米。该蛇类食性杂,主要以蛙类、鱼类、蜥蜴、鸟类和鼠类为食。肛腺发达,具有异臭。王锦蛇因其嗜食鼠类而能够有效控制鼠类数量,对保持生态平衡及农林业有益。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王锦蛇的贸易几乎完全停止;2020年,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以食用为
乌梢蛇是有鳞目游蛇科鼠蛇属动物,体形较粗大,头颈区分明显,全长可达2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