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棘豆(学名:Oxytropis myriophylla),是一种豆科、棘豆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地区,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主根深长而粗壮,无地上茎或茎极短缩。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密被黄色长柔毛,下形,膨胀,长约17mm,宽6mm,2室,密被长柔毛。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白色或黄色长柔毛。根褐色,粗壮,深长。茎缩短,丛生。轮生羽状复叶长10-30厘米;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基部与叶柄贴生,先端分离,密被黄色长柔毛;叶柄与叶轴密被长柔毛;小叶25-32轮,每轮4-8片或有时对生,线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15毫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密被长柔毛。
多花组成紧密或较疏松的总状花序;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长于叶,疏被长柔毛;苞片披针形,长8-15毫米,被长柔毛;花长20-25毫米;花梗极短或近无梗;花萼筒状,长11毫米,被长柔毛,萼齿披针形,长约4毫米,两面被长柔毛;花冠淡红紫色,旗瓣长椭圆形,长18.5毫米,宽6.5毫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下延成瓣柄,冀瓣长15毫米,先端急尖,耳长2毫米,瓣柄长8毫米,龙骨瓣长12毫米,喙长2毫米,耳长约15.2毫米;子房线形,被毛,花柱无毛,无柄。
荚果披针状椭圆形,膨胀,长约15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喙长5-7毫米,密被长柔毛,隔膜稍宽,不完全2室。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砂地、平坦草原、干河沟、丘陵地、轻度盐渍化沙地、石质山坡或海拔1200-1700米的低山坡。多叶棘豆为轴根型地面芽植物,根系发达,入土深达1米左右,根茎粗壮且多分枝,呈丛生状。多叶棘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耐旱,耐瘠薄,喜生于砾石性较强,或砂质型土壤,或固定风沙土壤上,此外,在人为干扰较大的田边,路旁,透光良好的幼龄人工林下,以及5年以上的搁荒地内均可见到。多叶棘豆植株矮小,耐践踏,不仅营养繁殖力与再生力均较强,而且有性繁殖力也较强。
每个成柱株的根茎可长出数枚总状花序,每个总状花序可多达二十几朵受精花,每个荚果内可多达数十粒种子。荚果果皮坚硬,成熟风干后种皮开裂,借助于风力摇动花序来传播种子,种子多散布在母株附近,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所以,多叶棘豆经常在局部地段成片生长,有时甚至可以形成单优势种群落片段。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及宁夏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达乌里亚。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也有分布。
多叶棘豆返青较早,在春季,马、牛、羊均采食,山羊较喜食。随着生长发育,特别是进入生殖生长以后,植株体内的纤维素量增多,适口性变低。进入晚秋,草场其它牧草枯黄,多叶棘豆的果后营养株仍鲜绿而较嫩,采食量又逐渐增加。多叶棘豆为中等饲用植物,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在果期仅为8.21%,比一般豆科植物均低,而粗纤维含量为36.44%,比一般豆科植物均高。其化学成分如表53所示。
从我国畜牧业生产来看,多叶棘豆尚无驯化或栽培价值。但多叶棘豆具有耐瘠薄,耐旱等许多优良特性,悬未来优良牧草遗传工程育种的基因资源。
多叶棘豆的种子只有几个月的生活力,其繁殖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立多叶棘豆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有重要的意义。
二色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各部密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淡灰色。主根发达,直伸,暗褐色。…
多叶棘豆 DC.)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褐色,粗壮,深长。茎缩短,丛生。…
黄毛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主根木质化而坚韧。茎短缩,多分枝,被丝质黄色长柔毛。羽状复叶,…
黄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棘豆茎粗壮,直立,被白色短柔毛和黄色长柔毛;叶为羽状复叶,…
猫头刺是豆科、棘豆属垫状矮小半灌木,高可达20厘米。根粗壮,根系发达。茎多分枝,开展,全体呈球状植丛。…
老鹳草是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根茎粗壮直生,茎直立,单生,叶基生和茎…
蓝花棘豆 DC.)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0厘米。主根粗壮而直伸。茎缩短,…
硬毛棘豆,是蔷薇目、豆科多年生草本,高20-55厘米,被长硬毛,灰绿色。根很长,褐色。茎极缩短。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