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翡翠
翡翠,中药名。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 (Linnaeus) 的肉。分布于华南一带,自云南至福建、台湾。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基本信息
肉。
甘,平。
利水消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内服:煮食,适量。
全年均可捕捉,捕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白胸翡翠又名:红嘴吃鱼鸟,体长约30cm。头、后颈、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颏、喉、胸部中央纯白;上背、肩羽及最内侧次级飞羽绿蓝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辉钴蓝色。两翅的小覆羽栗棕色;中覆羽黑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均为深浅不同的蓝色或绿蓝色,次级飞羽具有黑色先端;初级飞羽黑褐,基部的外翈具淡蓝色斑,同一部位的内翈则缀以白色;翼缘白色;尾羽暗蓝色;除中央1对外,其余尾羽内缘均暗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栗棕色。虹膜暗褐色;嘴长,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
常见于平原和丘陵的树丛中或沼泽附近。捕食昆虫、鱼、蛙、蠕虫等。巢营于河流堤岸或山丘坟墓的隧道中。分布于华南一带,自云南至福建、台湾,为留鸟。
《禽经》:“翡翠,状如鵁鶄而色正碧,鲜缛可爱,饮啄于澜澄洄渊之侧,尤惜其羽,日濯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