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渐尖毛蕨

渐尖毛蕨,中药名。为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 Nakai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北至山西,西达秦岭南部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健脾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热淋,咽喉肿痛,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狂犬咬伤,烧烫伤。

基本信息

中药名称:

渐尖毛蕨

别名:

金星草、小叶凤…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蕨纲

目:

真蕨目

科:

金星蕨科

属:

毛蕨属

种:

渐尖毛蕨

分布区域:

长江流域以南各…

采收时间:

夏、秋季采收

用量:

,大剂量

入药部位

根茎或全草。


性味

味微苦,性平。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健脾。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热淋,咽喉肿痛,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狂犬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150-180g。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


植物特征

植株高80-15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棕色、全缘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60cm,深禾秆色,向上略被柔毛或近无毛;叶片厚纸质,两面近无毛,披针形,长60-100cm,宽15-30cm,二回羽裂;羽片15-20对,互生,无柄,线状披针形,长8-15cm,宽1-1.8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羽状浅裂至半裂,下部的羽片反折而不缩短或稍缩短;裂片斜向上,18-24对,长圆形,宽2-3mm,先端锐尖,全缘或有微齿,基部上侧1片裂片常较长,叶轴、羽轴和中脉下面被刚毛;叶脉羽状,下面隆起,侧脉每裂片7-8对,基部1对交接,第2对伸达缺刻底部的透明膜,第3对以上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稍上处;囊群盖大,圆肾形,棕色,膜质,最后卷缩,密生柔毛。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200m的田边、路旁或林下溪谷边。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北至山西,西达秦岭南部。

毛蕨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