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假毛蕨

假毛蕨(学名:Pseudocyclosorus tylodes)为金星蕨科假毛蕨属下的一个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假毛蕨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薄囊蕨纲

目:

水龙骨目

科:

金星蕨科

属:

假毛蕨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2米。根状茎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疏被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5-40厘米,基部粗3-4毫米,灰棕色,向上为深禾秆色,光滑无毛;叶片长45-80厘米,中部宽达24厘米,长圆披针形,先端羽裂渐尖,基部略变狭,二回深羽裂;下部多对羽片突然缩小成瘤状气囊体,正常羽片约34对,互生,斜上,无柄,中部羽片长约13厘米,中部宽1.2-1.4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下部的向基部渐变狭,中部以上的羽片向基部略变宽,阔楔形,深羽裂;裂片40-45对,斜展,似舌状,长5毫米,宽1.5-2毫米,尖头或钝尖头,全缘。叶脉两面明显,侧脉斜上,每裂片有9-10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均伸达缺刻。叶干后坚纸质,淡褐色,除叶轴和羽轴上有针状刚毛外,其余均光滑。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侧脉中下部,靠近主脉;囊群盖圆肾形,质厚,棕色,无毛,宿存。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4300米的溪边林下或岩石上。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红毛山)、广东(信宜)、广西(大瑶山)、四川(盐边、西昌)、贵州(贵定)、云南(大理、盈江、邓川、思茅、昆明)、西藏东南部(墨脱)。也广泛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中南半岛。

假毛蕨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