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鳞蛇(Xenopeltis unicolor Reinwardt)是闪鳞蛇科闪鳞蛇属下动物 。外形及色斑与海南闪鳞蛇很相似,头和眼较小,鳞片富于光泽,在阳光照射下,可以闪耀出电蓝,宝石绿、血红、紫红及铜色光泽,闪鳞蛇的名称源于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基本信息
闪鳞蛇(X.unicolor),形态及体色与海南闪鳞蛇(Xenopeltis hainanensis Hu and Zhao)极相似,惟眶后鳞、上唇鳞、腹鳞与尾下鳞的数目有显著差别 。
体长:320~710 mm,尾长40~74 mm。头背有顶鳞2对,中央围以单枚顶间鳞。
特征:上唇鳞8(3-2-3),眶后鳞2,腹鳞162~196,尾下鳞22~31对。
色斑:背面棕褐色,腹面灰白色,通身鳞片闪金属光泽。
鳞被:没有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1+2;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8,第一对在颏鳞之后相切,前3枚切唯一的1对颔片。背鳞略呈六角形,游离缘圆,通身均为15行,由正背向体侧逐渐增大,中段最外行背鳞宽度约为脊鳞的2倍,均平滑无棱;腹鳞1雄183枚,雌性(n=7)162~193;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1雄27对,雌性(n=8)26~30对 。
闪鳞蛇 栖息于海拔400-1000m的地区,营穴居生活,树林下田野泥土松软的地方枯枝落叶,朽木,石块下是它居住之所。
捕食与食物:夜间外出活动觅食,以蛇、蛙、蜥蜴、小型啮齿类、鸟及鸟卵为食。性驯善,不主动咬人,如受激惹可迅速颤动其尾部。卵生,产卵6-17枚。
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思茅、孟连及西双版纳等地。过去广东曾有记录,可能是海南闪鳞蛇的误订。世界上广泛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
头和眼较小,鳞片富于光泽,在阳光照射下,可以闪耀出电蓝,宝石绿、血红、紫红及铜色光泽,闪鳞蛇的名称源于此。尾短,尾长仅为体全长的1/12左右。腹鳞较窄。其宽度不到相邻背鳞的3倍,这是闪鳞蛇的原始特征。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闪鳞蛇并不是常见的宠物,属于比较珍贵的品种。饲育者必须为闪鳞蛇提供充份的温度及松软的泥土,方便它们活於地洞中,另外闪鳞蛇亦只能独立饲养,而不宜与其它动物一起共同饲育。
平额叶尾壁虎,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物种。体型较大,全长约260毫米,擅长伪装,在遇到威胁时会断尾逃生者。
亚马逊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蚺,栖息于南美洲,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森蚺生性喜水,…
玉米锦蛇,别称玉米蛇、红鼠蛇、粟米蛇,是游蛇科豹斑蛇属下的一种。…
木纹响尾蛇木纹响尾蛇,是一种大型有毒蛇类,全长91-152厘米,重量2-2.5公斤,有记录的最大长…
圆斑蝰,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科蝰亚科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体粗壮,全长1m左右。…
棕黑锦蛇是游蛇科、锦蛇属爬行动物,又名松花蛇、黑乌松、黑松、乌虫、黑蛇、黑颈锦蛇、黑脖子蛇等。…
长鬣蜥是鬣蜥科、长鬣蜥属爬行动物。体全长702毫米。头呈四棱锥形,头长超过头宽;顶眼清晰;吻钝圆,…
圆斑蝰,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科蝰亚科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体粗壮,全长1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