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马醉木,小乔木,生于海拔1500~28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松林或林缘灌丛中。小枝圆柱形,无毛,枝上有叶痕;冬芽较小,卵圆形,鳞片外面无毛。
基本信息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小枝圆柱形,无毛,枝上有叶痕;冬芽较小,卵圆形,鳞片外面无毛。叶革质, 披针形至长圆形,稀倒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至钝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脉显著,幼时在表面微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在表面下陷,在背面不明显;叶柄长1-1.5厘米,腹面有沟纹,背面圆形。总状花序簇生于枝顶的叶腋,或有时为顶生圆锥花序,长4-10厘米,稀达20厘米以上;花梗被柔毛;萼片宽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冠白色,坛状,外面有柔毛,上部浅5裂,裂片先端钝圆;雄蕊10,花丝线形,长约4毫米,有白色柔毛,花药黄色;子房扁球形,无毛,花柱长约5毫米,柱头小,头状。蒴果卵圆形,直径约4毫米;种子黄褐色,纺锤形,外种皮的细胞伸长。花期5-6月,果期7-9月。
科拉丁名:Ericaceae
属拉丁名:Pieris
国内分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900—2300米的灌丛中。
国外分布:越南、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
海 拔:900-2300米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Act.Phytotax.Geobot 25】: 37. 1972]
中国植物志:57(3)】:025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最低海拔:400
最高海拔:2200米
生境:山地林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鹤峰,恩施,利川,巴东,秭归,宜昌,兴山,神农架,通城
叶革质,披针形至长圆形,稀倒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至钝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脉显著,幼时在表面微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在表面下陷,在背面不明显;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900-2300 米的灌丛中。越南、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
病因 美丽马醉木中毒是动物采食美丽马醉木的茎叶所致的以流涎、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后躯麻痹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绵羊最易感,其次为山羊,牛、马等发病较少。早春季节,由于青绿饲料缺乏,动物常常采食美丽马醉木的茎、叶而发生中毒。
美丽马醉木
临床症状 动物一般在采食后2~4小时发病。初期表现唾液分泌增多,吞咽频繁,惊恐不安。随后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喷射状呕吐。腹壁起伏明显,呼吸频率下降,呼吸时头颈平伸呈典型的间断性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厉。心跳加快,力量增强。身体摇晃,站立不稳,四肢叉开或靠墙站立,后肢肌肉颤抖。尿频,粪便带有大量黏膜。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畜极度虚弱,磨牙、呻吟或尖叫,后肢麻痹,肌肉松弛。嗜睡,昏迷,卧地不起,针刺后肢反应迟钝,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视力降低。体温轻度升高(0.5~1.5℃),心跳减弱,最后因严重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而死亡。羊中毒后一般在6~48小时内死亡。
病理变化 病程较短的中毒动物,一般无明显的眼观变化。病程较长者,主要表现血液凝固不良,体表淋巴结肿大,呈灰白色,切面外翻,多汁,内脏各组织器官除前胃外,均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心脏明显扩张,心肌柔软。肺局部水肿,部分肺叶出血,切面流出泡沫样血红色液体。肝脏肿大,表面有土黄色条纹。肾脏肿大,表面呈暗红色,有出血点。脑膜血管充血。
诊断 根据动物有采食美丽马醉木的病史和出现剧烈、频繁的呕吐,呼吸困难,心脏衰竭,后肢麻痹,便血等临床症状即可作出诊断。病理学检查表现全身各组织器官出血,实质器官变性或坏死,肺严重淤血性水肿等变化对本病确诊有一定的意义。
美丽马醉木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解毒疗法。如果大量采食,应采取催吐、洗胃、下泻等措施促进毒物排除。 阿托品与安定和呼吸中枢兴奋药配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羊2~4毫克,马牛15~30毫克;安定注射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羊5~10毫克,马、牛40~60毫克;樟脑磺酸钠注射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羊150~300毫克,马、牛1~2克;回苏灵注射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羊8~18毫克,马、牛40~80毫克。同时,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适时补充水、电解质可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也可以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方剂为:曼陀罗、黄芪各20克,钩藤15克,赤石12克,僵蚕、甘草各10克,车前草30克,加水适量,1次灌服。
预防 应尽量避免在有美丽马醉木生长的林地放牧,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春末至夏初的季节,应特别注意对动物的放牧管理,不要在混杂有美丽马醉木的地区放牧,尤其是新从外地引进的动物更应注意。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
毒性 美丽马醉木引起的家畜中毒,都发生在早春季节,家畜由于缺乏青绿饲料而误食其茎和叶,可引起中毒昏迷甚至死亡。鲜叶汁可杀虫,用作洗剂可治人的癣疥和毒疮(中国土农药志编辑委员会,1959)。美丽马醉木干叶给小鼠灌服LD50为119.18mg/kg,大于敌敌畏和敌百虫小鼠灌服的LD50。小鼠腹腔注射叶水煎剂的氯仿提取物1000mg/kg,出现伸头、呼吸困难、四肢外展、运动失调(史志诚,2001;Terai T.,1978)。
美丽马醉木 - 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
主要有毒成分是四环二萜毒素。该类毒素毒性大、数量多、分布广泛,还特别集中于某些属或种,并且仅为杜鹃花科特有。董德文等(1995)用溶剂提取美丽马醉木叶粉中的化学成分,TCL检查有8种成分,Rf值分别为0.42,0.34,0.32,0.28,0.20,0.16,0.10,0.05。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三种单体毒素组分,分别占粗提物总量的6.1%、50.3%、9.9%,这三种组分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20%、100%和60%。因第二种组分不仅含量大,而且对鼠的毒性强,是美丽马醉木的主要毒性成分,经进一步纯化得到一种白色片状结晶,mp 194~196℃,经IR、MS、H-NMR分析确定为马醉木毒素Ⅰ(asebotoxinⅠ,mp.196~198℃)。其他两种成分所引起的小鼠急性中毒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马醉木毒素Ⅰ相似。
汪礼权等(2000)从美丽马醉木叶中分得4个木藜芦烷型二萜化合物和4个二萜成分,经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山月桂毒素Ⅰ(kalmitoxinⅠ,mp. 239~240℃)、山月桂毒素Ⅱ(kalmitoxinⅡ,mp. 189~191℃)、马醉木毒苷A(pieroside A)和木藜芦毒苷B(grayanoside B)。
美丽马醉木中毒的毒理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但四环二萜毒素是一类心脏-神经毒素。它们直接作用与心脏,既能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也能因对心脏有触发活性而产生快速心率失常以至抑制心脏跳动而死亡。同时,它们也是一类影响运动系统的高强度的肌梭兴奋剂,作用与肌梭某个特定部位,使其传入神经的生物电冲动频率增加,干扰单突触反射和γ-传出神经系统。关于美丽马醉木的中毒肌理,董亮等(1991)报道,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动物延髓的呼吸中枢,临床上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毒素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使心跳加快,心搏强度下降,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中毒动物出现呕吐,是毒素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化学感受器所致;出现后肢麻痹,肌肉松软,可能是毒素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后行抑制系统和后行易化系统。呼吸中枢、呕吐中枢、后行抑制和易化系统均位于脑干的网状结构内,揭示毒素可能直接作用脑干的网状结构而引起动物的中毒反应。
喜冬草,常绿草本状小半灌木,高10-15厘米;根茎长而较粗,斜升。叶对生或3-4枚轮生,革质,…
黄山杜鹃树是杜鹃花科杜鹃属常绿灌木,高1.5-5米;树皮黑灰色,薄片状脱落;幼枝棕红色,密被白色绒…
灯笼树,杜鹃花科吊钟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无毛;叶聚生枝端,坚纸质或薄纸质,…
灯笼花又名倒挂金钟、吊钟海棠,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它的种类繁多,主要花色有红、紫、白三个品种。它虽娇…
团叶杜鹃:常绿灌木,稀小乔木,高1-4.5米,稀达15米;树皮褐色;幼枝绿色,无毛,老枝黄褐色。顶…
山月桂,亦称阔叶山月桂、美洲月桂、美国石南。杜鹃花科山月桂属的常绿灌木,…
布谷鸟是森森工作室开发的一款局域网聊天软件,…
弯蒴杜鹃:常绿灌木,高可达5米。枝细长,灰褐色,叶革质,常集生枝顶,近于轮生,叶柄被刚毛或腺头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