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舌苣苔(学名: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是苦苣苔科、尖舌苣苔属一年生草本。茎高可达40厘米,分枝或不分枝。叶互生;叶片草质,狭卵形,顶端渐尖,边缘全缘,叶柄无毛。顶生花序有多数花;苞片线形,无毛,常带蓝色;花萼带蓝色,裂片三角形,下唇椭圆形,雄蕊位于前方,无毛,花丝着生于花冠基部,线形,子房卵球形,柱头球形。蒴果椭圆球形,种子长椭圆球形,7-10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云南(贡山、屏边)、贵州(册亨)。在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山地林中或陡崖阴处。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一年生草本。茎高18-40厘米,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分枝或不分枝。叶互生;叶片草质,狭卵形,长4-12厘米,宽2-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极斜,一侧近楔形,另一侧近耳形,边缘全缘,上面在边缘之内疏被短伏毛,下面无毛,侧脉在狭侧5-8条,在宽侧8-13条;叶柄长0.5-1.5厘米,无毛。花序长3-12厘米,顶生花序有多数花;花序轴上部以及花梗被极短的伏毛;苞片线形,长2.5-3毫米,无毛,常带蓝色;花梗长1-3毫米。花萼带蓝色,长约5.5毫米,5浅裂,只裂片边缘被短柔毛,其他部分无毛,筒长3.5毫米,裂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花冠蓝紫色,长约10毫米,只在内面口部突起处有短毛,其他部分无毛;筒长约5毫米,口部直径1.5-2毫米;上唇长约2毫米,裂片宽卵形或半圆形,下唇长5毫米,椭圆形,3浅裂。雄蕊2,位于前方,无毛,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3.5毫米处,线形,长约2毫米,花药长1毫米,2室近平行;退化雄蕊2,位于后方,着生于距花冠基部3毫米处,长约0.8毫米。雌蕊长约6.5毫米,无毛,子房卵球形,花柱长约4毫米,柱头球形。蒴果椭圆球形,长约4毫米。种子长椭圆球形,长约0.3毫米。花期7-10月。
全唇尖舌苣苔与尖舌苣苔的区别:花冠下唇不分裂。产云南西部和南部、四川西南部(盐边)、贵州西南部(兴义)、广西西部及台湾。生于山地林边、林中、石山洞中、石崖阴处,在云南西南部海拔可达2 300米,在中部景东至蒙化一带1700-1900米,在西北部、南部、东南部为1350-1600米,在四川盐边为2000米,在广西西部为500-730米。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根药用,治甲状腺肿大(贵州中草药)。
尖舌苣苔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贡山、屏边)、贵州(册亨)。在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山地林中或陡崖阴处。
金鱼吊兰,是苦苣苔科袋鼠花属的多年生草本。基部半木质,茎斜升,嫩茎绿色,老茎红褐色;单叶,对生,卵形,…
朱红苣苔是苦苣苔科、朱红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达1厘米。叶均基生;叶片革质或坚纸质,椭圆状…
非洲堇是苦苣苔科,非洲堇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较矮,有毛,叶似汤匙,叶基部簇生,肉质,…
台湾半蒴苣苔
直瓣苣苔 Mich.Möller & A.Weber),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 植物。…
长瓣马铃苣苔 C. B. Clarke)是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状椭圆形,…
尖舌苣苔,中草药,用于甲状腺肿大。
牛耳朵 Yin Z. Wang)是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具粗根状茎。叶均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