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画眉草

画眉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L.)Beauv.全草。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活血之功效。用于热淋,石淋,目赤痒痛,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画眉草

别名:

榧子草、星星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属:

画眉草属

种:

画眉草

分布区域:

全国

采集时间:

夏、秋季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甘、淡,凉。


归经

归膀胱经。


功效

利尿通淋,清热活血。


主治

用于热淋,石淋,目赤痒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搽或煎水洗。


相关配伍

1、治百日咳:画眉草20g,桔梗10g,大蒜3瓣,水煎服。

2、治腹绞痛:画眉草20g,水煎服。

3、治小便不利:画眉草、车前草各20g,水煎服。

4、治脓胞疮:画眉草适量炒黑研末,麻油调搽。

5、治泌尿系感染:画眉草、须须药各20g,水煎服。(上五方出自《精编中草药图谱 4 便携本》)

查看全部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画眉草,一年生草本,或斜上升,高20-60cm,通常具4节,光滑。叶鞘稍压扁,鞘口常具长柔毛;叶舌退化为1圈纤毛;叶片线形,长6-20cm,宽2-3mm,扁平或内卷,背面光滑;表面粗糙。圆锥花序较开展,长15-25cm,分枝腋间具长柔毛,小穗成熟后,暗绿色或带紫黑色,长3-10mm,有4-14朵小花;颖披针形,先端钝或第2颖稍尖,第1颖长约1mm,常无脉,第2颖长1-1.5mm,有1脉;外稃侧脉不明显,第1外稃广卵形,长1.5-2mm,先端尖,具3脉,内稃作弓形弯曲,长约1.5mm,脊上有纤毛,迟落或宿存;雄蕊3,花药长约0.3mm。颖果长圆形,长约0.8mm。花、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荒芜田野草地上。分布几遍全国。


相关论述

《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

[1-4]

画眉草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