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高40-100厘米,径1.5-4毫米。叶鞘平滑无毛,或稍粗糙,短于节间,有时在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4-9毫米,长圆形,顶端钝而易破碎;叶片长10-30厘米,宽1.5-5(7)毫米,扁平或内卷,上面及边缘粗糙,下面平滑。
基本信息
秆直立,高40-100厘米,径1.5-4毫米。叶鞘平滑无毛,或稍粗糙,短于节间,有时在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4-9毫米,长圆形,顶端钝而易破碎;叶片长10-30厘米,宽1.5-5(7)毫米,扁平或内卷,上面及边缘粗糙,下面平滑。圆锥花序长圆状披针形,疏松开展,长10-20(35)厘米,宽(2)3-5厘米,分枝簇生,直立,细弱,稍糙涩;小穗长5-7毫米,草黄色或紫色;颖线状披针形,成熟后张开,顶端长渐尖,不等长,第二颖较第一颖短1/4-1/3,具1脉或第二颖具3脉,主脉粗糙;外稃透明膜质,长3-4毫米,具3脉,顶端全缘,稀微齿裂,芒自顶端或稍下伸出,细直,细弱,长1-3毫米,基盘的柔毛等长或稍短于小穗;内稃长为外稃的1/3-2/3;雄蕊3,花药长1-2毫米。花果期7-9月。
生于山坡草地或河岸阴湿之处,海拔350-2500米。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典型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低湿地草甸或沼泽化草甸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习生于平原或山地中、低山带各大河流的河漫滩及河流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的沙丘间平地或沙地,沙漠中的淡水湖盆地四周,也见于黄土丘陵的沟谷低地和灌溉农区的渠沟边、田埂、撂荒地或路边低洼处。春季4月萌发,花果期7~9月。
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区诸省。欧亚大陆温带区域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瑞士。
可作饲料;生活力强,可为防沙固堤的材料。
为中等偏低饲用植物。幼嫩至抽穗期含粗蛋白质较高,可达10%左右,马、牛、绵羊、山羊乐食。生长后期,茎叶变粗硬,家畜除非饥饿缺草,几乎不采食;抽穗前打贮的干草为各种家畜乐食,但抽穗开花以后晒制的干草,带大量具长柔毛的穗子,家畜,特别是羔羊采食后易积留在瘤胃中而得“毛球病”,饲喂时应引以注意。假苇拂子茅含粗纤维36%~40%左右,可做造纸及人造纤维工业的原料;根状茎发达,能护提固岸,稳定河床,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