畦畔莎草,为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7~11月份。种子及根状茎繁殖。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日本、非洲、越南、菲律宾、印度、朝鲜、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68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浅水塘等多水的地方以、水田或山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缩,或有时为一年生草本,具许多须根。秆丛生或散生,稍细弱,高2-100厘米,扁三稜形,平滑。
叶短于秆,宽2-3毫米,或有时仅剩叶鞘而无叶片。苞片2枚,叶状,常较花序短,罕长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或简单,少数为多次复出,具多数细长松散的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7厘米;小穗通常3-6个呈指状排列,少数可多至14个,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2毫米,宽1-1.5毫来,具6-24朵花;小穗轴无翅。
鳞片密复瓦状排列,膜质,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顶端具短尖,背面稍呈龙骨状突起,绿色,两侧紫红色或苍白色,具三条脉;雄蕊3-1枚,花药线状长圆形,顶端具白色刚毛状附属物;花柱中等长,柱头3。
小坚果宽倒卵形,三稜形,长约为麟片的1/3,淡黄色,具疣状小突起。花果期很长,随地区而改变。
畦畔莎草是沼泽水生植物,喜欢温暖气候环境,生长适宜温度22~28℃,在华南地区冬季可以自然越冬,寒冷地区冬季要避冷越冬。具有一定耐阴性,也可适应全日照。
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西、广东、云南、四川各省区;多生长于水田或浅水塘等多水的地方,山坡上亦能见到。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印度、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非洲。
药用价值
【药 名】:畦畔莎草
【拼 音】:QIPANSHACAO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莎草科植物畦畔莎草的全草。
【功 效】:息风止痉。
【主 治】:治婴儿破伤风。
【性味归经】:甘,平;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一3克。
【别 名】:鸡屎青三棱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拉丁名】:植物畦畔莎草Cyperus haspan L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畦畔莎草以根茎繁殖或分株繁殖为主,分割植株基部萌生的新芽丛是简便快速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也是常用的方法。要求土壤肥沃,盆栽和地栽均可。水池地栽可以采用盆栽苗下地,保持水位在20~30cm,经常修剪枯萎、老化植株。
水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0.4-1米扁三棱状,具少数叶;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
植物名为莎草目,莎草科。一年生草本。花果期夏、秋季,以种子繁殖,子实极多,成熟后即脱落,春季出苗。…
畦畔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缩,或有时为一年生草本,具许多须根。秆丛生或散生,…
风车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60~150厘米,茎近圆柱形,直立无分枝;根状茎短、粗大,…
旱伞草,又名水竹、风车草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其茎杆挺直细长的叶状总苞片簇生于茎杆,呈辐射状…
碎米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根状茎,具须根。秆丛生,细弱或稍粗壮,高8-85厘米,…
头状穗莎草为草本植物。有须根,叶红棕色,果实为长圆形和三稜形。…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