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iria L.):为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具须根。秆丛生,细弱或稍粗壮,高8-85厘米,扁三稜形,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秆,宽2-5毫米,平张或折合,叶鞘红棕色或棕紫色。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6-10月。
我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地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具须根。秆丛生,细弱或稍粗壮,高8-85厘米,扁三稜形,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秆,宽2-5毫米,平张或折合,叶鞘红棕色或棕紫色。
叶状苞片3-5枚,下面的2-3枚常较花序长;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很少为简单的,具4-9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厘米,每个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或有时更多些;穗状花序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4厘米,具5-22个小穗;小穗排列松散,斜展开,长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压扁,长4-10毫米,宽约2毫米,具6-22花;小穗轴上近于无翅;
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宽倒卵形,顶端微缺,具极短的短尖,不突出于鳞片的顶端,背面具龙骨状突起,缘色,有3-5条脉,两侧呈黄色或麦秆黄色,上端具白色透明的边;雄蕊3,花丝着生在环形的胼胝体上,花药短,椭圆形,药隔不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短,柱头3。
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6-10月。 [1-3]
产于中国东北各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分布极广,为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
分布于苏联远东区,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伊朗、澳洲、非洲北部以及美洲。 [1-2]
风车草,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60~150厘米,茎近圆柱形,直立无分枝;根状茎短、粗大,…
植物名为莎草目,莎草科。一年生草本。花果期夏、秋季,以种子繁殖,子实极多,成熟后即脱落,春季出苗。…
白鳞莎草是禾本目、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具许多细长的须根。秆密丛生,细弱,…
莎草,拉丁学名Cyperus rotundus L.,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
断节莎,根状茎短缩,具许多较硬的须根。秆粗壮,高30-120厘米,三稜形,或多或少具纵槽,平滑,下…
畦畔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缩,或有时为一年生草本,具许多须根。秆丛生或散生,…
头状穗莎草为草本植物。有须根,叶红棕色,果实为长圆形和三稜形。…
旋鳞莎草 Link)是莎草科莎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杆密丛生,高2-25厘米,扁三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