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学名:Asarum forbesii Maxim.)是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叶背浅绿色;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睫毛。花暗紫色,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喉部不缢缩,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柱头卵状,侧生。4-5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林下沟边阴湿地。
杜衡的全草入药。该种的挥发油对动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近危(NT)。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直径1-2毫米。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长和宽各为3-8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侧裂片长1-3厘米,宽1.5-3.5厘米,叶面深绿色,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边缘有短毛,叶背浅绿色;叶柄长3-15厘米;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各约1厘米,边缘有睫毛。
花暗紫色,花梗长1-2厘米;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厘米,直径8-10毫米,喉部不缢缩,喉孔直径4-6毫米,膜环极窄,宽不足1毫米,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长有5-7毫米,宽和长近相等,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顶端有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花期4-5月。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南部、湖北及四川东部。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林下沟边阴湿地。 杜衡
组培材料:幼嫩顶芽或侧芽。
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⑴芽增殖培养基:MS+6-BA5.0毫克/升。NAA0.1毫克/升+GA5.0毫克/升:⑵状苗培养基:MS+6-BA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⑶生根培养基:1/2MS+NAA0.5毫克/升以上培养基中蔗糖浓度⑴和⑵为3.0%,⑶为2.0%;琼脂7.0毫克/升,pH5.4-5.6培养温度为(25±2)℃,连续光照12小时/天,光照度2000勒克斯。
生长分化
无菌材料的获得:剪取带腋芽的茎段或顶芽,用毛刷蘸少许洗衣粉将其表面刷洗干净。再用自来水漂洗3-5次,置超净工作台上,于无菌条件下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氯化汞浸泡12分种,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3-5分种,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将带有l-2个节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⑴中,培养20-30天后,在节间长出丛生芽。
快速增殖:将获得的无菌从生芽切开(1丛2-4个芽),转接入培养基⑴中继代培养,经过30-40天,可长出10个以上的l从生芽。反复分切丛生芽,在培养基⑴中进行增殖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丛生芽。
壮苗:将增殖的丛生芽接入到培养基⑵,丛生芽可逐渐长大,30天时可转入生根培养。
生根和移栽:将带2-3片叶的无根苗切下,接入培养基⑶中培养20天左右开始长出不定根,30天左右生根率达到99%。根的数量较少,平均每株苗2.7条根,但根十分粗壮。移栽前将瓶盖打开,室温下炼苗l-2天后,取出试管苗,洗去其根部培养基,移栽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泥炭)。环境温度保持2O-25℃,湿度85-9O%,适当遮荫,成活率可达99%以上。4-5周后即可带土移栽。
药用价值:杜衡的全草入药。该种的挥发油对动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杜衡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近危(NT)。
细辛是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细长,根状茎横走;叶卵状心形或近肾形;花紫棕色、紫褐色,…
金耳环是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别名:马蹄细辛、一块瓦、小犁头,根状茎粗短,根丛生,稍肉质,…
青城细辛,别名:花脸细辛、花脸王、翻天印,拉丁文名:Asarum splendens C. Y.…
尾花细辛,是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尾花细辛全株被柔毛;叶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心形,…
杜衡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叶片呈阔心形至倒卵形,叶面深绿色,…
汉城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细辛下的一个变型,是细辛的主要来源之一。产于辽宁东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