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散薯,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Stephania dielsiana Y.C.Wu的块根。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块根。
味苦,性寒。
归肺、胃、肝经。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孕妇禁服。
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
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血散薯,又名黔桂千金藤、一点血。草质、落叶藤本,长2-3米,枝、叶含红色液汁;块根硕大,露于地面,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皮孔;枝稍肥壮,常紫红色,无毛。叶纸质,三角状近圆形,长5-15厘米,宽4.5-14厘米,顶端有凸尖,基部微圆至近截平,两面无毛;掌状脉8-10条,向上和平伸的5-6条,网脉纤细,均紫色;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稍过之。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腋生、常具小型叶的短枝上,雄花序1至3回伞状分枝,小聚伞花序有梗,常数个聚于伞梗的末端;雄花:萼片6,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约1.5毫米,内轮稍阔,均有紫色条纹;花瓣3,肉质,贝壳状,长约1.2毫米,常紫色或带橙黄;雌花序近头状,小聚伞花序几无梗;雌花:萼片1,花瓣2,均较雄花的小。核果红色,倒卵圆形,甚扁,长约7毫米;果核背部两侧各有2列钩状小刺,每列18-20颗,胎座迹穿孔。花期夏初。
生于山谷、溪边、林中、石缝及峭壁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块根略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径6-13cm,顶端微凹陷,残留茎基直径5-7cm。表面深棕色,粗糙,有纵向突起的皮孔,长1-3mm。商品多为类圆形的横切块片,直径3-7cm,厚2-5mm,略卷曲,切面可见维管束(三生构造)排列成3-4个同心环。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的横切片,直径3-7cm,厚2-5mm,略卷曲,切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皱纹,切面可见筋脉点排成3-4个同心环。气微,味苦。
黔桂千金藤注射液:神经肌肉阻滞药,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用作全身麻醉辅助药。
《中草药原植物鉴别图集》:“鲜金不换根适量,捣敷患处,用治毒蛇咬伤、疮痛。”
[1-5]
台湾千金藤,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台湾千金藤Stephania sasakii Hay.的根茎。分布…
金线吊乌龟是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草质、落叶、无毛藤本,…
粪箕笃,是防己科、千金藤属的草质藤本植物。分布于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福建、广东、海南、云南等地,…
地不容,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 H.S.Lo和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H.S.Lo的块根。地不容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等地。云南地不容分布于云南。具有涌吐痰食,截疟,解疮毒之功效。常用于疟疾,食积腹痛,痈肿疔毒。
千金藤 Miers),防己科千金藤属多年生草质或近木质缠绕藤本植物。根圆柱状;皮暗褐色;小枝细弱而韧,…
广西地不容是防已科千金藤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48…
血散薯是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