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血散薯

血散薯,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Stephania dielsiana Y.C.Wu的块根。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血散薯

别名:

金不换、一滴血…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毛茛目

科:

防己科

属:

千金藤属

种:

血散薯

分布区域:

湖南、广东、广…

采收时间:

秋、冬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毒性:

无毒

入药部位

块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胃、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疮痈,胃痛,胃肠炎,牙痛,神经痛,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血散薯研粉,每次6g,日2次,开水送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

2、治急性肠胃炎:血散薯、金果榄、黄牛木各10g,煎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禁服。


炮制

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

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形态特征

血散薯,又名黔桂千金藤、一点血。草质、落叶藤本,长2-3米,枝、叶含红色液汁;块根硕大,露于地面,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皮孔;枝稍肥壮,常紫红色,无毛。叶纸质,三角状近圆形,长5-15厘米,宽4.5-14厘米,顶端有凸尖,基部微圆至近截平,两面无毛;掌状脉8-10条,向上和平伸的5-6条,网脉纤细,均紫色;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稍过之。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腋生、常具小型叶的短枝上,雄花序1至3回伞状分枝,小聚伞花序有梗,常数个聚于伞梗的末端;雄花:萼片6,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约1.5毫米,内轮稍阔,均有紫色条纹;花瓣3,肉质,贝壳状,长约1.2毫米,常紫色或带橙黄;雌花序近头状,小聚伞花序几无梗;雌花:萼片1,花瓣2,均较雄花的小。核果红色,倒卵圆形,甚扁,长约7毫米;果核背部两侧各有2列钩状小刺,每列18-20颗,胎座迹穿孔。花期夏初。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溪边、林中、石缝及峭壁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块根略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径6-13cm,顶端微凹陷,残留茎基直径5-7cm。表面深棕色,粗糙,有纵向突起的皮孔,长1-3mm。商品多为类圆形的横切块片,直径3-7cm,厚2-5mm,略卷曲,切面可见维管束(三生构造)排列成3-4个同心环。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的横切片,直径3-7cm,厚2-5mm,略卷曲,切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皱纹,切面可见筋脉点排成3-4个同心环。气微,味苦。

查看全部

药理作用

1、镇痛和镇静作用。

2、肌松作用。

3、降血压作用。

4、抗肿瘤作用。

5、其他作用:对大鼠辐射损伤所致白细胞减少有预防作用。

查看全部

现代应用

黔桂千金藤注射液:神经肌肉阻滞药,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用作全身麻醉辅助药。


相关论述

《中草药原植物鉴别图集》:“鲜金不换根适量,捣敷患处,用治毒蛇咬伤、疮痛。”

[1-5]

千金藤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木防己,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
  • 黑老虎 A.C.Smith),是五味子科冷饭藤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黑老虎叶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 领春木是领春木科领春木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小枝无毛,芽卵形,鳞片深褐色,光亮。叶纸质,…
  • 二乔木兰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5米。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先端宽圆,下面具柔毛。花…
  • 玉兰 D.L.Fu)木兰科玉兰属落叶乔木植物。其树皮深灰色;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叶纸质,…
  • 短尾铁线莲是毛茛科铁、线莲属藤本植物。枝有棱,小枝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
  • 独叶草,是星叶草科独叶草属多年生小草本植物。独叶草根茎细长;叶基生,叶心状圆形,顶部具小牙齿,…
  • 檫木 Hemsl.),是樟科檫木属的乔木。树皮幼时黄绿色,平滑,老时灰褐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