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灰尾鹬

灰尾漂鹬(学名:Tringa brevipes):小型涉禽,体重75-172克,体长250-280毫米。夏季额白色,上体灰色。颏、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其余下体亦为白色,但具细密的灰色横斑。眉纹白色,眼先暗色。脚较短、黄色。嘴直、黑色,鼻沟较短,仅及嘴长的一半。冬季上体灰色,下体白色无横斑,但前颈和胸缀有淡灰色。

繁殖期主要栖息和活动于山地沙石河流沿岸,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岩石海岸、海滨沙滩、泥地及河口。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食物主要为石蛾、毛虫、水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有时也吃小鱼。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山地,西到叶尼塞河,南到贝加尔湖和蒙古。越冬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海南岛和台湾。

注:该物种曾经归于“鹬属”(Heteroscelus),2014年重新定位“漂鹬属”(Tringa)。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灰尾漂鹬

别名:

灰尾鹬、黄足鹬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鸻形目

科:

鹬科

属:

漂鹬属

种:

灰尾漂鹬

亚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近危 标准

灰尾漂鹬形态特征

灰尾漂鹬夏季头顶、后颈、翅和尾等整个上体淡石板灰色,微缀褐色。翅上外侧大覆羽和内侧初级覆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尾上覆羽具模糊的白色横斑;初级覆羽和外侧5枚初级飞羽暗灰色或黑色。眉纹白色,前端几与白色的额基相联。眼先和一条窄的贯眼纹黑灰色,耳区、颊、头侧,前颈和颈侧白色,具灰色纵纹。胸和两胁前部白色,具不甚清晰的细窄的灰色V形斑或波浪形横斑。有时尾下覆羽两侧也具少许灰色横斑;腹、下胁、肛周和尾下表面纯白色。腋羽和翅下覆习习暗灰色,带有窄的白色尖端。飞羽下表面较翅下覆羽淡而褐。冬羽似夏羽,但下体无横斑。颈侧和胸缀有灰色或石板灰色,颏、喉、前颈、下腹、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

幼鸟下体似成鸟冬羽,但胸和两胁污白色而徽缀横斑,翅覆羽、肩、三级飞羽具皮黄色羽缘、白色斑点和尖端。中央尾羽末端具横斑。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黄色。鼻沟较短,仅及嘴长之半。脚较短而粗,黄色。跗跖后面被盾状鳞。

大小量度为:体重75-172克,体长250-280毫米;嘴峰33-39毫米,翅155-171毫米,尾64-77毫米,跗跖29-35毫米。

查看全部

灰尾漂鹬栖身环境

繁殖期主要栖息和活动于山地沙石河流沿岸,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岩石海岸、海滨沙滩、泥地及河口。


灰尾漂鹬生活习性

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冬候鸟,春季迁经中国的时间在4-5月,秋季迁经中国的时间在9-10月。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休息时多栖息在潮涧带上部、防波堤上和树上,并上下摆动尾。行走迅速,行走时常常点头和摆尾。遇危险时常常通过蹲伏隐蔽来逃避敌害。危急时也起飞。飞行快而轻盈,长的两翅似乎并不太用力的煽动,但却飞得很快。

主要在水边浅水处和潮涧地带觅食,食物主要为石蛾、毛虫、水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有时也吃小鱼。

查看全部

灰尾漂鹬分布范围

原产地: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中国、圣诞岛、关岛、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瑙鲁、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图瓦卢、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瓦努阿图和越南。

游荡:英属印度洋领地、库克群岛、斐济、法属南部领土、毛里求斯、缅甸、塞舌尔和英国。

迁徙时经过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至青海、南至香港和广东沿海。部分留居海南岛。

灰尾漂鹬分布图

查看全部

灰尾漂鹬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6-7月。繁殖于东西伯利亚偏僻的山区河谷地带。尤其具有石质河底、流速较快的山地河流两岸。通常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求偶和配对。常站在巢区附近的枯树上不断发出求偶鸣叫。营巢于河边石头问地上凹坑或洞穴中,也利用树上鸫科鸟类废弃的旧巢,每窝产卵4枚。卵的颜色为淡蓝包或淡皮黄色,被有黑色斑点。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


灰尾漂鹬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查看全部

鹬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弯嘴滨鹬是丘鹬科、滨鹬属鸟类动物,小型涉禽,体长19-23厘米。嘴较细长,明显的向下弯曲。…
  • 泽鹬:小型涉禽,体长19-26厘米。嘴长,相当纤细,直而尖。颜色为黑色,基部绿灰色,脚细长,…
  • 泽鹬:小型涉禽,体长19-26厘米。嘴长,相当纤细,直而尖。颜色为黑色,基部绿灰色,脚细长,…
  • 青脚鹬,是鸻形目鹬科鹬属中型涉禽。其成鸟夏羽头顶至后颈灰褐色具白色羽缘,眼圈白色,…
  • 红腹滨鹬,是鹬科、滨鹬属的小型涉禽,体长23-25厘米,嘴较短而直、黑色,脚亦甚短、绿色。体较粗胖。…
  • 漂鹬是中等体型的灰色鹬,体长约28厘米。腿暗淡黄色,嘴细直。冬羽全灰,…
  • 大杓鹬,又名红背大勺鹬、红腰勺鹬、彰鸡,是鸻形目鹬科杓鹬属的鸟类动物,体长约63厘米。雌雄同色。…
  • 扇尾沙锥是鹬科、沙锥属鸟类,又称普通沙锥、扇尾鹬、小沙锥。体型小;喙粗长而直;上体黑褐色,…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