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墨(学名:Syzygium cumini (L.)Skeels),又名“乌楣”“海南蒲桃”“乌口树”,是桃金娘科,蒲桃属下的常绿乔木。高10-20m,干直,树皮粗糙,树冠卵圆形;叶对生,革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复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状,花白色;核果状浆果,椭圆或卵圆形;花期3-5月,果熟期7-8月。
乌墨能耐高温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等省区。因其木材耐腐且不受虫蛀,可用作造船、建筑等,也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
(概述图来源: )
基本信息
常绿乔木,高10-20m。干直,枝下高3-5m,树皮粗糙,厚达2cm;树冠卵圆形。
叶对生,革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4cm。宽3-7cm,先端钝或短尖头,基部浑圆或阔楔形,深绿色且有光泽,具透明小腺点,揉之有香气,侧脉近平行斜出于叶缘连成边脉;叶柄长约2cm。
复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状,腋生、侧生或偶有顶生;花白色,芳香。
核果状浆果,椭圆或卵圆形,直径1-1.5cm,熟时由紫红色变紫黑色,具光泽,果皮多汁如墨。种子1粒,紫棕色,状似落花生种子。花期3-5月;果熟期7-8月。
乌墨常见于平地次生林及荒地上,喜温暖至高温湿润气候,耐旱瘠和高温。天然分布区的气候为年平均气温18-26℃,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年降水量900-2500mm。对土壤要求不苛,在红壤至较早瘠的沙土或冲积土中均能良好生长。 [3-4]
乌墨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
播种繁殖
因为乌墨种子不易贮藏,保存1个月即全部失去发芽率,故应在6-7月果实成熟后随采随播,一般采用条播,一年生苗要进行截根分床,促侧根发达,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街道绿化则要用大苗栽植。
采种
不种开花结实期随不同地区而异。在海南一般2-3月开花,6月中旬前后果实开始成熟,7月大熟,果实由青转红变紫黑色为充分成熟,果实肉质多汁,易腐烂,采后要尽快洗去果肉放在室内阴干。鲜果每千克约640粒,净种每千克13800粒。新鲜种子播种后约15天开始发芽,发芽率达90%。
育苗
播种采用条播育苗,条距10cm,条沟深3cm。1m长的条沟下种30-35粒,播后覆土1cm,床面盖草,或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约1个月发芽结束。早晚浇水各1次,当小苗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间苗分床或移入营养杯培育,1年生苗高60-80cm,可在雨季阴雨天出围造林。
种植
乌墨适应性强,发芽率高。最好进行直播造林,于4-5月间在环境较好的立地,先行除杂练山,按2m×2m或2.5m×2.5m的株行距开穴,穴规格50cm×50cm×40cm,随即回表土半穴,穴面回细土,雨季即可播种造林,每穴下种5-6粒,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盖草保湿。播种后20天开始发芽,2个月后结合第1次抚育管理,每穴去弱留强,留下1株强壮苗。也可选用1年生大苗低切干造林,营养杯苗则全苗造林,成活率几乎100%。
抚育
造林后当年10-11月要穴状除草1次,往后每年抚育2次,清除幼林植穴周围的杂草灌木、松土、培土,对生长不良的幼林要追肥,促进幼林生长。连续4年便能郁闭成林。
大树极少发现有较严重的病虫害。在苗期常有卷叶虫危害,可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喷洒。
经济价值
乌墨木材浅褐色、重硬适中、纹理交错、结构细致、有光泽、耐腐且不受虫蛀,不易翘裂,易加工,可用作造船、建筑、桥梁、枕木、农具等良材。
赤楠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别名牛金子、鱼鳞木、山乌珠等。…
红鳞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灌木或中等乔木,高达20米;嫩枝圆形,干后变黑揭色。叶片革质,…
阔叶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植物。分布于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6…
莲雾
海南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小乔木,高可达5米。嫩枝圆形,叶片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色,下面红褐色,…
洋蒲桃 Merr. & L. M. Perry),又名莲雾,桃金娘科蒲桃属的常绿乔木,…
蒲桃 Alston)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又名水蒲桃、香果、响鼓、风鼓。蒲桃为乔木植物,株高10米,…
轮叶蒲桃 Merr. & 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灌木,高可达1.5米;嫩枝纤细,叶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