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叶菊芹(Erechtites valeianifolia)原产南美洲。在我国台湾 (台北、桃源、新竹、南屿、台南、花莲) 也有分布。主要生于田边、路旁,是一种田间杂草。
基本信息
茎直立,高50-10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多分枝,具纵条纹,近无毛。叶具长柄,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斜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或羽状深裂;裂片6-8对,披针形,顶端渐尖,具锯齿至不规则裂片,或稀浅裂,叶脉羽状,两面无毛;叶柄具狭下延的翅;上部叶与中部叶相似,但渐小,头状花序多数,直立或下垂,在茎端和上部叶腋排列成较密集的伞房状圆锥花序,长约10毫米,宽3毫米,具线形的小苞片。总苞圆柱状钟形;总苞片1层,12-14(16),线形,长7-8毫米,宽0.5-0.75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具4-5脉,无毛或被疏微毛。小花多数,淡黄紫色;外围小花1-2层,花冠丝状,顶端5齿裂;中央小花细管状,长7-8毫米,稍长于和宽于外围的雌花,内层的小花细漏斗状,顶端5齿裂,顶端腺状加厚;花柱分枝顶端有锥状附片。瘦果圆柱形,长2.5-3.5毫米,具10-12条淡褐色的细肋,无毛或被微柔毛;冠毛多层,细,淡红色,约与小花等长。
生长于海拔1700米的田边、路旁。
分布于南美洲、我国台湾 (台北、桃源、新竹、南屿、台南、花莲) 。
苣荬菜,为菊科苣荬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苦苣菜、野苦荬。根垂直直伸,多少有根状茎;茎直立,…
松毛火绒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松毛火绒草Leontopodium andersonii C.B.Clarke的幼苗。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剑叶金鸡菊,别名狭叶金鸡菊、大金鸡菊,菊科金鸡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有纺锤状根。…
林泽兰为菊科泽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枝密被白色柔毛,下部及中部红或淡紫红色,…
亚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产中国黑龙江东南部。生于中山带山坡或灌丛中。俄罗斯及朝…
狼杷草 是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150厘米,圆柱状或具钝棱而稍呈四方形。叶对生,…
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
菊芋菊科向日葵属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