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水草(学名:Eomecon chionantha Hance)是罂粟科血水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卉,根状茎横生,折断后有鲜黄色汁液。叶全为基生叶;叶柄长约4厘米,肥脆多汁;叶片大,落纸质,阔心形,长7.5-15厘米,边缘有波状齿,背面微有白霜。春季开花;花茎直立,上部分枝,肥嫩,有黄色汁液;花白色。葫果长圆形。分布于安徽,浙江西南部,江西,福建北部和西部等地。全草入药,性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外用治湿疹、疮疖、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内服治劳伤腰痛、肺结核、咳血等症。
基本信息
多年生无毛草本,具红黄色液汁。根橙黄色,根茎匍匐。叶全部基生,叶片心形或心状肾形,稀心状箭形,长5-26厘米,宽5-2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耳垂,边缘呈波状,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掌状脉5-7条,网脉细,明显;叶柄条形或狭条形,长10-30厘米,带蓝灰色,基部略扩大成狭鞘。花葶灰绿色略带紫红色,高20-40厘米,有3-5花,排列成聚伞状伞房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薄膜质;花梗直立,长0.5-5厘米。花芽卵珠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萼片长0.5-1厘米,无毛;花瓣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7-1.8厘米,白色;花丝长5-7毫米,花药黄色, 长约3毫米;子房卵形或狭卵形,长0.5-1厘米,无毛,花柱长3-5毫米,柱头2裂,下延于花柱上。蒴果狭椭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0.5厘米,花柱延长达1厘米(果未成熟)。花期3-6月,果期6-10月。
生长于海拔1400-1800米的林下、灌丛下或溪边、路旁。
分布安徽、浙江西南部、江西、福建北部和西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和东南部、贵州、云南(东北及东南部)。
【主要要成分】 血根碱(sanguin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
【药理】 能抗心肌梗死、抑制抗血小板聚集;有镇痛、镇静、抗炎、抗病原体、增强免疫作用;具有短暂麻醉作用;可兴奋子宫。
【性昧归经】 味苦,性寒,小毒。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咯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30克;或浸酒。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晒干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1.无名肿毒鲜血水草15克.捣烂外敷。(《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2.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鲜血水草适量.捣烂外敷。(《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圈集》)
3.蛇咬伤 血水草鲜根适量.捣烂外敷肿胀处。(《中国菌族药物彩色图集》)
长距元胡 B. Fedtsch.)是双子叶植物纲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
荷青花 Prantl & Kündig)是罂粟科荷青花属植物。
刺罂粟,一年生草本,通常粗壮,高30-100厘米。茎具分枝和多短枝,疏被黄揭色平展的刺。
罂粟罂粟科、罂粟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60 厘米,不分枝,有伸展的糙毛。叶互生,羽状深裂,…
红花疆罂粟 DC.),别称:裂叶罂粟、红花裂叶罂粟、红勒米花、红裂叶罂粟、聚折裂叶罂粟。是罂粟科疆…
野罂粟 Banfi, Bartolucci, J.-M.Tison & Galasso)是罂粟科、高山罂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50厘米,具乳汁,全体被粗毛。叶生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卵形或长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钝圆,两面疏生微硬毛。花单独顶生。萼片2,广卵形,被棕灰色硬毛,花开后脱落。花瓣4,桔黄色,倒卵形至宽倒卵形,具微波状缺刻。雄蕊多数,花丝丝状;子房具棱,柱头5-9裂。蒴果,狭倒卵形,密被视而长的硬毛,顶孔开裂。种子细小,多数。花期6-7月,果期8月。生于海拔580-3500米的林下、林缘、山坡草地。两半球的北极区及中亚和北美等地有分布。原产地俄罗斯;引入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和中国多地。
白屈菜,罂粟科白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暗褐色;茎聚伞状多分枝;基生叶少,…
地锦苗是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根明显,纤维根,棕褐色;根茎粗壮,茎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