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百灵科

百灵科(学名:Alaudidae):是以动听的鸣叫而著称的鸟类,体型大小似麻雀,头上常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羽冠,羽毛颜色暗淡,善于飞行,求偶炫耀飞行时能“悬停”在空中。有19属91种。小型鸣禽。体型及多数种类的羽色略似麻雀,适应于地栖生活,腿、脚强健有力,后趾具1长而直的爪;跗跖后缘具盾状鳞;喙短而近锥形,适于啄食种子;翅尖而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较长;尾羽中等长度,具浅叉,外侧尾羽常具白色。

以植物种子、昆虫等为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雄鸟鸣啭洪亮动听,求偶炫耀飞行复杂,能“悬停”于空中;在地面以草茎、根编碗状巢,每窝产卵3-5枚,孵化期10-12天。世界性分布,但80%以上的种类在旧大陆的草原、荒漠、半荒漠等地;新大陆较少,南美仅1种,即角百灵。代表种如:蒙古百灵、凤头百灵、云雀。世界性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百灵科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科:

百灵科

属:


形态特征

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它们的头上常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较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鼻孔上常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一般长而直。中国常见的种类有沙百灵、云雀、角百灵、小沙百灵、斑百灵、歌百灵和蒙古百灵等。沙百灵与云雀能从地面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空中保持着上、下、前、后力的平衡,悬翔于一点鸣唱。角百灵常常悄悄地在地上奔跑,或站在高处窥视周围的动静,行动较为诡秘。凤头百灵因头顶有一簇直立成单角状的黑色长羽构成的羽冠而得名,它生性大方,喜欢在道路上觅食,旁若无人。雌鸟在孵卵时也不像其他鸟类那样容易惊飞。


栖息环境

百灵的种类较多,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生活于草原、沙漠、小灌丛、近水草地等空旷地区。


生活习性

在地面活动,几乎从不上树栖息,善于在空中飞鸣,是鸟中有名的金嗓子。百灵鸟和草原一起经过几百万年的共同演化,获得了适于开阔草原生存的各种特征。它们雌雄鸟双双飞舞,常常凌空直上,直插云霄,在几十米以上的天空悬飞停留。歌声中止,骤然垂直下落,待接近地面时再向上飞起,又重新唱起歌来。

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鸣声尖细而优美。

它们或快速飞行到远处取水,或以一定的生理生化特性减少对水的需求。冬季,百灵鸟大多集群生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为一群,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众多感官的功能,增加在恶劣环境下集体防御的能力。

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草原上的各种草籽、嫩叶、浆果以及昆虫为杂食性地面取食的百灵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北美洲。中国为东北北部、内蒙古至新疆中部草原及半荒漠地区留鸟。越冬于华北以南地区。


繁殖方式

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土坎、草丛根部地上,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构成,置于地面稍凹处或草丛间,其上有垂草掩蔽。5-6月间产卵。每次生2-6个花蛋。卵白色或近黄,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细斑,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1-12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百灵鸟繁殖的季节,正是昆虫大量繁衍的时候,以高能量的昆虫饲喂雏鸟,雏鸟就能快速成长,有些种类的亲鸟便可以进行第二次繁殖。


种群现状

百灵鸟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单个的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串连成章。它在歌唱时,又常常张开翅膀,跳起各种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百灵鸟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人叹服的飞翔技巧美化了环境,也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遗憾的是百灵鸟嘹亮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恶运。由于在中国北方,它是人们饲养的一种名贵的笼养鸟。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潜入美丽的草原,不论雌雄,大量捕获幼鸟,运往外地销售。那些可怜的小鸟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草原清新的空气和晶莹的晨露,就被关入牢笼,很多死于非命。


该科属类

1.歌百灵属 Certhilauda(11种)、Heteromirafra(3种)、Mirafra(25种)、Pinarocorys(2种)

2.雀百灵属 Eremopterix (7种)

3.漠百灵属 Ammomanes (4种)

4.拟戴胜百灵属 Alaemon (2种)

5.厚嘴百灵Ramphocoris (1种)

6.百灵属 Melanocorypha(6种)

7.短趾百灵属 Calandrella (10种)

8.沙百灵属 Spizocorys (5种) Eremalauda (2种)

9.杜氏百灵 Chersophilus(1种)

10.凤头百灵属 Galerida (6种)

11.短尾百灵 Pseudalaemon( 1种)

12.林百灵 Lullula arborea (1种)

13.云雀属 Alauda (4种)

14.角百灵 Eremophila (2种)

查看全部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极危(CR)——4种;濒危(EN)——2种;易危(VU)——3种;近危(NT)——4种;低危(LC)——80种。

百灵科

放大图片+

百灵科 - 百灵属

放大图片+

百灵科 - 云雀属

放大图片+

百灵科 - 歌百灵属

放大图片+

百灵科 - 角百灵属

放大图片+

百灵科 - 短趾百灵属

放大图片+

相关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