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木蓝

木蓝,中药名。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inn的茎叶。植物木蓝,分布于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乙型脑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结炎,目赤,口疮,痈肿疮疖,丹毒,疥癣,虫蛇咬伤,吐血。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木蓝

别名:

槐蓝、大蓝、大…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豆科

属:

木蓝属

种:

木蓝

分布区域:

华东及湖北、湖…

采收时间:

夏、秋季

入药部位

茎叶。


性味

味微苦,性寒。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

乙型脑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结炎,目赤,口疮,痈肿疮疖,丹毒,疥癣,虫蛇咬伤,吐血。


相关配伍

1、治乙型脑炎,木蓝鲜全草60-90g。水煎服。预防:木蓝鲜枝叶l5-30g,水煎服。每3d服1次,连服数次。(《福建中草药》)

2、治腮腺炎,木蓝、海金砂各9g,射干6g。水煎服。木蓝、仙人掌各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3、治阳性肿毒,木蓝叶捣碎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4、洽疥癣,汗斑,木蓝叶30g,樟脑6g。捣烂,取汁外搽。(江西《草药手册》)

查看全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炮制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丁字毛。叶互生;叶柄长1.3-2.5cm;托叶小,锥形;奇数羽状复叶,长2.5-5cm,小叶对生,小叶9-13片,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0.5-1.5cm,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干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长2.5-5cm,通常腋生,远较叶为短,花疏生,有花约20朵;萼钟形,斜形,被银白色丁字毛,5齿裂;花冠蝶形,红黄色,长约4mm,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5-3cm,种子间有缢缩,外形似串珠,有毛或无毛。有种子5-10颗。种子长圆形,长约1.5mm。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南部各省时有栽培。分布于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鉴别

药材性状:枝条圆柱形,有纵棱,被白色丁字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常脱落,小叶倒卵状矩圆形或倒卵形,长1-2cm,宽0.5-1.5cm,先端钝,有短尖,基部近圆形,两面被丁字毛,叶柄、叶轴与小叶柄均被白色丁字毛。气微,味微苦。


药理作用

1、抑菌抗白血病作用。

2、增强免疫作用。

3、抑制DNA合成。


相关论述

《群芳谱》:“槐蓝,叶如槐叶,皆可作靛。”


附注

1、品种情况,同属植物野青树I.suffruticosaMill.、爵床科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Nees)O.Kuntze、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等的叶或茎叶,均可作为提取青黛的原料,其中前三种植物在我省均有分布。

2、药用部位,木兰的干燥茎叶及根功能清热解毒,亦供药用。茎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痈疖肿毒;根治丹毒。

[1-3]

查看全部

豆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腊肠树: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枝细长;树皮灰色,老时粗糙,暗褐色。叶长30-40厘米,小叶对生,…
  • 皂荚是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枝灰色至灰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叶为一回羽状复叶,…
  • 红豆树是豆科、红豆属植物。常绿或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绿色,平滑。小枝绿色,…
  • 鹰爪豆,是双子叶植物纲、豆科、鹰爪豆属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树冠圆球形密集成丛,茎直立,分枝细长,…
  • 木蓝是豆科木蓝属植物。
  • 野大豆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长可达4米。茎、小枝纤细,托叶片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卵圆形…
  • 紫檀豆科紫檀属乔木。高15-25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浅灰色。羽状复叶,小叶3-5对,,卵形,…
  • 沙冬青 Cheng f.)是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黄绿色,小叶偶为单叶;叶柄密被…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