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豇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vexillata (Linn.) Rich.的根。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至西南各省区。具有解毒益气,生津,利咽之功效。用于头昏乏力,暑热烦渴,乳少,失眠,阴挺,脱肛,风火牙痛,疮疖,咽喉肿痛,瘰疬,毒蛇咬伤。
基本信息
根。
味甘、苦,性平。
归胃、大肠、肝经。
解毒益气,生津,利咽。
用于头昏乏力,暑热烦渴,乳少,失眠,阴挺,脱肛,风火牙痛,疮疖,咽喉肿痛,瘰疬,毒蛇咬伤。
1、治暑热烦渴:野豇豆根9-12g,西瓜皮10-20g,淮山15g。水煎服。
2、治神经衰弱,血虚头晕:野豇豆根15g,女贞、丹参、首乌各12g,五味子6g。水煎服。
3、治瘰疬:野豇豆根60g,与猪瘦肉同煮食。(1-3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内服:煎汤,9-60g。外用:适量,捣敷。
秋季采挖。除去茎基,须根和泥土,晒干。
多年生攀援或蔓生草本。根纺锤形,木质;茎被开展的棕色刚毛,老时渐变为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着,长3-5毫米,基部心形或耳状,被缘毛;小叶膜质,形状变化较大,卵形至披针形,长4-9(-1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通常全缘,少数微具3裂片,两面被棕色或灰色柔毛;叶柄长1-11厘米;叶轴长0.4-3厘米;小叶柄长2-4毫米。花序腋生,有2-4朵生于花序轴顶部的花,使花序近伞形;总花梗长5-20厘米;小苞片钻状,长约3毫米,早落;花萼被棕色或白色刚毛,稀变无毛,萼管长5-7毫米,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上方的2枚基部合生;旗瓣黄色、粉红或紫色,有时在基部内面具黄色或紫红斑点,长2-3.5厘米,宽2-4厘米,顶端凹缺,无毛,翼瓣紫色,基部稍淡,龙骨瓣白色或淡紫,镰状,喙部呈180°弯曲,左侧具明显的袋状附属物。荚果直立,线状圆柱形,长4-14厘米,宽2.5-4毫米,被刚毛;种子10-18颗,浅黄至黑色,无斑点或棕色至深红而有黑色之溅点,长圆形或长圆状肾形,长2-4.5毫米。花期7-9月。
生于旷野、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至西南各省区。
本品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顶端有残留草质茎痕。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疤痕。气微,味淡,微有豆腥味。
《湖南药物志》:“解毒益气,生津,利咽。用于头昏乏力,暑热烦渴,乳少,失眠,阴挺,脱肛,风火牙痛,疮疖,咽喉肿痛,瘰疬,毒蛇咬伤。”
根含有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等。
[1-4]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
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长豇豆、 带豆。富含蛋白质、 胡萝卜素、 营养价值…
赤豆 Ohwi & H. Ohashi):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可达90厘米,…
豇豆 Walp.)是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有时顶端缠绕状。茎近无毛。…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朱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绿豆是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别名青小豆、菉豆、植豆等,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
一年生攀援植物,长2-4米。荚果长30-70厘米,宽4-8毫米,下垂,嫩时多少膨胀;种子肾形,长8…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纤细,无毛或被疏毛。长期以来贼小豆在野外基本上是自生自灭,很少有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