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黑额山噪鹛

黑额山噪鹛,学名:Garrulax sukatschewi,为鹟科噪鹛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等地,一般栖息于高山上、灌木林中以及特别在林下有矮竹或灌木丛的地方。全球性易危。仅在甘肃极南部及邻近的四川北部有记录。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黑额山噪鹛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鶲科

属:

噪鹛属

种:

黑额山噪鹛

分布区域:

甘肃西南部、南…

保护级别:

易危,来自世界…

简介

黑额山噪鹛,学名:Garrulax sukatschewi,为鶲科噪鹛属的鸟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等地,一般栖息于高山上、灌木林中以及特别在林下有矮竹或灌木丛的地方。

黑额山噪鹛

黑额山噪鹛

查看全部

物种特征

中等体型(28厘米)的酒灰褐色噪鹛。脸颊及耳羽明显为白色,上下各有黑褐色条纹与烟褐色的眼先相接。外侧尾羽混灰色而端白。三级飞羽羽端白。尾上覆羽棕色,臀暖皮黄色。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多变的悦耳叫声。鸣叫时头摇动,叫时弹尾抖羽。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中国中北部特有种。仅限于甘肃西南部、南部舟曲、武都、迭部及东南部文县等地。


分布状况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仅在甘肃极南部(白龙江及白水江地区)及邻近的四川北部有记录。罕见于海拔2000~3500米多林山地。


生活习性

结小群活动,通常在针叶林及灌木丛的地面取食。 结小群活动,通常在针叶林及灌木丛的地面取食。栖息于高山上,主要在杉树林中,特别在林下有矮竹或灌木丛的地方。雌雄终年相伴,几乎总在林下苔藓和干树叶中活动,不出树林。在树上过夜。黄昏时雌雄常高声对鸣。食物为昆虫和植物种子等。


保护级别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列为稀有。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额山噪鹛

黑额山噪鹛

查看全部

画眉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