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头雀鹛(学名:Alcippe ruficapilla):小型鸟类,体长10-13厘米。头顶栗褐色具黑色侧冠纹。上体茶黄色,飞羽外侧表面灰白色,内侧表面红棕色,内外二色之间夹有黑色。颏、喉白色具不明显的暗色纵纹,胸沾葡萄灰色,其余下体茶黄色。
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林缘灌丛中。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成3-5只的小群。多在林下灌丛间跳跃穿梭,也频繁地下到地上活动和觅食。杂食性,主要以昆虫、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分布于中国西北部和西南部,也见于老挝东北部。
基本信息
棕头雀鹛雌雄羽色相似。头顶至后颈栗褐或红褐色,头顶两侧有黑色侧冠纹直达后颈,额、眼先和颊灰色,眼周近白色常形成一白色眼圈,眼上后方灰色、似眉状,直伸至后颊,耳羽葡萄灰色、有的杂有褐色纵纹。上背灰橄榄色或葡萄褐色,腰至尾上覆羽棕黄色,尾褐色或暗褐色,尾基外缘棕色或茶黄色。翅上覆羽红棕色,初级覆羽、大覆羽和飞羽褐色或暗褐色,外翈羽缘红棕色。外侧1-4枚或1-5枚初级飞羽外缘灰白色或银灰色,5-6枚或6-7枚初级飞羽外缘黑色,其余飞羽外缘红棕色。颏、喉白色具不明显的褐色纵纹,颈侧、胸和上胁沾葡萄褐色,下胁和尾下覆羽棕黄色,腹白色或棕白色。
虹膜暗褐色或赭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黄色,先端褐色,脚角褐色或橄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6-10g,♀6-10g;体长♂102-126mm,♀100-116mm;嘴峰♂8-10mm,♀8-10mm;翅♂46-56mm,♀47-56mm;尾♂48-56mm,♀48-53mm;跗蹠♂19-23mm,♀20-23mm(西南亚种)。(注:♂雄性;♀雌性)
棕头雀鹛的相似种高山雀眉头无黑色侧冠纹,头顶和上背具黑色纵纹;栗头雀鹛头顶有纵纹和有白色眉纹,翅基有大块黑斑。区别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林缘灌丛中。有时也见于农田耕地和村寨附近山坡灌丛中,在陕西秦岭地区,则栖息于海拔1000-1300m的山坡灌丛。
棕头雀鹛是中国特产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其他仅见于老挝东北部。 [1-2]
棕头雀鹛分布图
尚无研究。
种群数量较稀少,不常见。在中国秦岭176天的考察中,仅有3次(天)见到。每次(天)见到1-2只。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纹喉凤鹛: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头顶和羽冠暗褐色或褐灰色,上体橄榄褐色,飞羽黑褐色,…
白领凤鹛是画眉科的一类动物。体长15-18厘米。头顶和羽冠土褐色,具白色眼圈,眼先黑色,枕白色,…
丽色奇鹛,是画眉科奇鹛属的一种,是海拔迁徙的候鸟,分布于印度、缅甸和中国大陆。…
纯色噪鹛是鹟科、噪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2-24厘米。上下体羽大都呈橄榄褐色或棕褐色,各羽均具黑色羽缘,…
黄喉雀鹛是雀眉科、拟希鹛属小型鸟类,体长11-12厘米。头顶浅黄色具黑色鳞状斑,…
矛纹草鹛是噪眉科、草鹛属中型鸟类,体长25-29厘米。头顶和上体暗栗褐色具灰色或棕白色羽缘。…
金胸雀鹛是莺科、雀鹛属小型鸟类,体长10-11厘米。头黑色,头顶中央有一道白色中央冠纹,…
高山雀鹛,莺科物种,曾长期被归入画眉科雀鹛属,分布于印度和中国大陆。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