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西南手参

西南手参(学名:Gymnadenia orchidis Lindl.)是兰科手参属植物,茎直立卵状椭圆形,较粗壮,上部具直 至数枚苞片状小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形,花紫红色或粉红色,极罕为带白色,7-9月开花。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湖北西部(兴山)、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至南部、克什米尔地区至不丹和印度东北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西南手参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微子目

科:

兰科

属:

手参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17-35厘米。块茎卵状椭圆形,长1-3厘米,肉质,下部掌状分裂,裂片细长。茎直立,较粗壮,圆柱形,基部具2-3枚筒状鞘,其上具3-5枚叶,上部具1至数枚苞片状小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4-16厘米,宽(2.5-)3-4.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形,长4-14厘米;花苞片披针形,直立伸展,先端渐尖,不成尾状,最下部的明显长于花;子房纺锤形,顶部稍弧曲,连花梗长7-8毫米;花紫红色或粉红色,极罕为带白色;中萼片直立,卵形,长3-5毫米,宽2-3.5毫米,先端钝,具3脉;侧萼片反折,斜卵形,较中萼片稍长和宽,边缘向外卷,先端钝,具3脉,前面1条脉常具支脉;花瓣直立,斜宽卵状三角形,与中萼片等长且较宽,较侧萼片稍狭,边缘具波状齿,先端钝,具3脉,前面的1条脉常具支脉;唇瓣向前伸展,宽倒卵形,长3-5毫米,前部3裂,中裂片较侧裂片稍大或等大,三角形,先端钝或稍尖;距细而长,狭圆筒形,下垂,长7-10毫米,稍向前弯,向末端略增粗或稍渐狭,通常长于子房或等长;花粉团卵球形,具细长的柄和粘盘,粘盘披针形。花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800-41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和高山草地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也有。


主要价值

医药:块茎(手参):甘,平。滋养,生津,止血。用于久病体虚,肺虚咳嗽,失血,久泻,阳痿。

手参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多花指甲兰是兰科、指甲兰属植物。茎粗壮,叶肉质。花序叶腋生,柄粗壮,轴较长,密生许多花;花苞片绿色,…
  • 天麻,是兰科天麻属植物,又名神草、赤箭、白龙皮、山地瓜等。植株高30-100厘米,…
  • 兰花: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
  • 报春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植物,茎下垂,厚肉质,圆柱形,不分枝,具多数节;叶纸质互生于整个茎上,…
  • 兔耳兰,是兰科兰属的半附生草本植物。茎近扁圆柱形或狭梭形;叶倒披针状长圆形至狭椭圆形;花通常白色至淡绿色,花瓣近长圆形,上面有紫栗色中脉和色斑,唇瓣近卵状长圆形,花葶从假鳞茎下部侧面节上发出,直立,花苞片披针形;萼片倒披针状长圆形;蒴果狭椭圆形;花期5-8月;果期10-12月。兔耳兰原产于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省,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日本,越南、尼泊尔、锡金、印度也有分布。兔耳兰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寒能力差,要求很高的空气湿度,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但是土壤必须通气透水。兔耳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兔耳兰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方式和分株方式。据《云南天然药物》记载,兔耳兰有润肺的功效,用于肺燥咳嗽,便秘等症状,还可用于祛风除湿、强筋骨、清热解毒、消肿等症状。兔耳
  • 小舌唇兰 Rchb. f.):植株高20-60厘米。块茎椭圆形。茎粗壮,直立,下部具1-2枚较大的叶,…
  • 五唇兰:又称五舌兰,叶丛生,肉质状。基部关节明显,无明显茎。花葶抽生于基部,疏生十余朵小花,花为紫…
  • 尖喙隔距兰 Seidenf.ex Averyanov):茎伸长,近圆柱形,长20-45厘米,…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