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弹涂鱼

弹涂鱼(学名: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是弹涂鱼科、弹涂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形,侧扁,背缘平直;腹缘略凸;头稍大,亦侧扁;吻短,前端近截形;眼位于头侧上缘;前鼻孔小,短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方;口前位,很低,微斜;舌圆形;唇发达;无须;鳃孔侧位;鳃膜连鳃峡;鳃峡宽;鳃耙小突起状;肛门位于臀鳍稍前方;眼后头体均有小圆鳞;无侧线;背侧褐色,微绿,向下色渐淡;鳍灰黄色,后背鳍有2条蓝黑色纵带纹,背鳍上缘白色,腹鳍基部与尾鳍中部色较暗,臀鳍有时有一灰黑色纵纹。

弹涂鱼为暖温性近岸小型鱼类,喜栖息于河口、港湾、红树林区之威淡水域及沿岸的浅水区及在底质为淤泥、泥砂的滩涂处活动,亦进入淡水。穴居性。常依靠发达的胸肌柄匍匐或跳跃于滩涂上,退潮时在滩涂上觅食。主食浮游动物、昆虫及其他无脊推动物。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从越南向北至朝鲜和日本南部。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弹涂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亚纲:

辐鳍鱼亚纲

目:

鲈形目

科:

弹涂鱼科

属:

弹涂鱼属

亚属:

弹涂鱼亚属

种:

弹涂鱼

命名者及年代:

外文名:


形态特征

弹涂鱼

背鳍ⅩⅡ-ⅩⅢ,Ⅰ-12~13,背缘圆凸且第1棘最长;臀鳍Ⅰ-10~11;胸鳍14~15;腹鳍Ⅰ-5;尾鳍Ⅵ-12-Ⅵ。纵行鳞75~85。鳃3+6(~8)。椎骨11+15。

体长39.6~83毫米。体长形,侧扁,背缘平直。腹缘略凸;体长为体高5.1~5.6倍,为头长3.5~4.1倍。头稍大,亦侧扁;头长为吻长3.1~4.4倍,为眼径4.2~5.9倍。吻短,前端近截形。眼位于头侧上缘,很突出,似有柄,能活动。眼间隔很。前鼻孔小,短管状,垂于上唇;后鼻孔位于眼前方。口前位,很低,微斜。上、下颌长度相等,后端达眼中部下方。两颌齿1行,尖形,直立。无大犬牙。舌圆形。唇发达,分中央及两侧3部分。无须。鳃孔侧位,下端达胸鳍基下端前方,不达头腹侧。鳃膜连鳃峡。鳃峡宽。鳃耙小突起状。肛门位于臀鳍稍前方。

眼后头体均有小圆鳞。无侧线。两背鳍略分离。前背始于胸鳍基后上方,背缘斜形,微圆凸第1鳍棘最长,头长为其长的1.2~2.1倍。后背鳍约始于肛门后缘上方,背缘近似平直、头长为最长背鳍条长1.6~2.6倍。臀鳍似后背鳍面较窄短,头长为最长鳍条长2.7~3.9倍。鳍圆矛状;侧中位鳍基肉柄状,能在陆地用以爬行和跳行;头长为胸鳍长1~1.1倍。腹鳍胸位,合为圆盘状,后缘有深凹刻,头长为腹鳍长1.9~2.2倍。左、右腹鳍基部愈合且愈合膜发达。尾鳍圆矛状。

背侧褐色,微绿,向下色渐淡;背面及侧上方有小黑点。鳍灰黄色;后背鳍有2条蓝黑色纵带纹,背鳍上缘白色;腹鳍基部与尾鳍中部色较暗;臀鳍有时有一灰黑色纵纹。

查看全部

栖息环境

弹涂鱼喜栖息于河口、港湾、红树林区之威淡水域及沿岸的浅水区及在底质为淤泥、泥砂的滩涂处,亦进入淡水;也栖息于沿海岛屿、港湾潮间带及低潮区水域。弹涂鱼适宜水温为24~30℃,适宜海水比重为1.010~1.020。


生活习性

弹涂鱼为暖水性近岸小型底层鱼类。弹涂鱼具有挖钻孔道而栖息的习性,其孔口至少有两个,一处为正孔口,是出入的主通道;另一处为后孔口,是出入的支通道。孔道为“丫”型,也可做产卵室。冬季水温14℃以下时躲藏于洞穴越冬。有太阳的好天气,即使是冬季也会出来摄食活动。当水温低于10℃以下时,会深居于底穴洞中,休眠保暖过冬。

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就会缺氧窒息而死。然而,弹涂鱼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可以凭借皮肤和口腔黏膜的呼吸作用来摄取空气中的氧气。弹涂鱼主要以底栖硅藻为食,常看到其在退潮时的浅滩与排水渠道的底部或两侧摄食底栖硅藻的情况。当鱼体被太阳晒干时即爬入水溜中,然后再游出水溜继续摄食底栖硅。

弹涂鱼能在陆地上运动,这都要归功于它发达的胸鳍。胸鳍肌柄能前后自如运动,起着爬行动物前肢的作用。在地上活动时,弹涂鱼先用胸鳍踏在地上,再把身体拖向前去,步调重复很快。当胸鳍向前运动时,腹鳍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在树上时,腹鳍就像吸盘,帮助身体附着树上。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弹涂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从越南向北至朝鲜和日本南部;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弹涂鱼分布图


繁殖方式

雌弹涂鱼的产卵期为每年5~8月,这时雄弹涂鱼就会向雌弹涂鱼表演舞蹈以表达自己的爱情。它们鼓起鳃,弓起背,支起尾鳍,扭动身躯。当雌弹涂鱼被其魅力倾倒,向其靠近时,雄鱼会继续用表演的方式引其入自己的洞穴。弹涂鱼的受精卵被精心嵌在孵卵室泥壁上,受精卵要待上一星期后才发育成幼鱼。


养殖技术

池塘准备

池塘面积每个养殖池一般2~20亩为宜,一般以2~8亩为主。可以利用低产晒盐塘或海水池塘改造,也可高涂蓄水养殖。

池堤与底质池底平坦,以便施肥、晒底培养底栖硅藻。每个池设进、排水门各1座,池底须略向闸门倾斜,并在中央设一宽2米连接闸门的深沟以利于排水。底质以较软的粘性土为宜,松壤土次之。池堤应高些,加一道围网或其它防逃设施以防其逃逸及有害动物的侵入。

施足基肥

弹涂鱼主要以底栖硅藻为食,其次是蓝绿藻,不直接摄食米糠、豆饼、花生与鱼浆饲料,无互相线食现象,唯有藻类丰富才能供其生长。在放养前须做好凊塘晒底、消毒、清除敌害、施足基肥培植基础饵料等。有机物较多的老鱼虾池,施基肥量宜少,曝晒至龟裂后投放米糠,注水5~10厘米即可放养。新建的鱼塘每亩施经堆放发酵消毒过的鸡、猪粪或米糠约45千克,进咸淡水15厘米,培养底栖硅藻。

天然捕捞或购入的鱼苗,可直接放入养成池,体长一般达5~10厘米为生长快速阶段,其后生长较慢。放养时间一般为6~8月份,弹涂鱼不易捕捉,放养后较难分养。所以以短时间内将种苗放足为佳。亩放养量一般在3000~4000尾。

施肥

由于放养初期幼苗钻洞不深,为防止水温变化度过大。因此,在放养初期水深度保持15厘米左右,藻类繁殖较好,弹涂鱼饵料充足,此时其孔道挖得较浅约40天后个体长至5厘米以上时开始挖掘深的孔道。这时如果底栖硅藻消失和减少,可选择晴天,排掉池水,仅在沟中留些积水,晒底3~5天,当池底较坚硬,晒龟裂后即可施肥、撒些米糖等,施肥量依底栖硅藻多寡而增减,普通米糠每亩用量20千克左右,要撒播均匀,在排水后池底还软湿时撒播效果较好,使米糠与滩涂表面层润湿结合然后晒至龟裂时,开始注入海水约3~10厘米。过几天,附着性硅藻会继续繁殖。在施粪肥或施液态肥时,不要使多量的液态粪肥直接流入孔道内而杀死弹涂鱼。粪肥可直接泼于龟裂的底泥表面层,也可在进水时一起混合冲淡后注入,这样不会刺激栖息于孔道内的弹涂鱼。

保温

冬季为提高养殖池水温,天晴风静浪平时须排水晒池,遇阴天寒流侵袭时则注水要多些,保持一定的水量,当水温降至14℃以下时,弹涂鱼已穴居,较少出来索食。要严防弹涂鱼受冻、导致意外死亡。

保温冬季为提高养殖池水温,天晴风静浪平时须排水晒池,遇阴天寒流侵袭时则注水要多些,保持一定的水量,当水温降至14℃以下时,弹涂鱼已穴居,较少出来索食。要严防弹涂鱼受冻,导致意外死亡。

除害

①鱼害:海鳗、沙缦等会捕食放养不久的幼苗,致使其存活率降低,故在晒底滩时必须把它消灭掉。在每次进水时要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养殖池;②鸟害:一般采用驱赶,惊吓;③蟹害有些小型蟹类不但会与之争饵,而且会喜食弹涂鱼。弹涂鱼有时误入蟹洞而被捕杀,而小型蟹类也会侵人弹涂鱼穴捕杀弹涂鱼为食,池周围以塑科板密以防蟹类进人。池中的蟹类在排干晒池时用高浓度的杀蟹剂灌人蟹洞中并密封其洞口,或晚上用灯光诱捕;④其它海螺、多毛类等虽然不直接危害弹涂色,但它能大量摄食底栖藻类,与弹涂鱼争食,也要设法驱除。多毛类等可用药物全池泼洒驱除。

收捕弹涂鱼规格达20克/尾时即可上市出售。捕捞弹涂鱼的方法有两种:①笼捕法排干池水,仅中央水沟留水,然后寻找进口和出口。前进口有进出痕迹,后出口无此痕迹。以泥土塞住后出口,前进口用鱼笼口插上,并做好记号,弹涂鱼只能由末封的前进口出来人鱼笼中。约展半小时收获一次,再换新口;②吊网法此法除冬季无法采用外,其他季节均可采用。利用弹涂鱼的溯水习性,先将池水排至几厘米或全干露,然后设置吊网于注水口,利用涨潮时注水,其潮水集群于吊网内时,拉动网绳吊起而捕获。

弹凃鱼运输简单,只要保持合适温度,加少量成淡水,即可长途运输。

查看全部

主要价值

弹涂鱼是小型食用鱼类,肉味鲜美、食物链短、养殖成本低、投资成本低、鱼病少、易于养成、活鱼耐长途运输、营养丰富,为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各地群众广泛认为的食用佳品,需求量较大。 还可作为鸡鸭家禽的饲料。

鲈形目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七星鲈是一个物种, 学名: Lateolabraxjaponicus。…
  • 青衣鱼是鲈形目隆头鱼科动物。青衣鱼体延长,呈长卵圆形,体背呈青灰色;头部背面轮廓固定,头和口颇大,…
  • 罗汉鱼也称为彩鲷、花罗汉等,学名Cichlasoma spp.,…
  • 迷彩鲷,学名利氏雨丽鱼,又称花鲷,为鲈形目,慈鲷科,雨丽鱼属一种淡水鱼类。迷彩鲷分布于非洲马拉维湖…
  • 攀鲈,是鲈形目攀鲈科攀鲈属一种。又称太阳鱼。其体侧扁,口次上位,…
  • 雷龙鱼是属于脊索动物门,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鳢亚目,鳢科的一种鱼类。该类群分布于我国的常见种,…
  • 带鱼是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的鱼类,俗称刀鱼、白带鱼、牙带鱼、裙带、肥带、油带等。体延长呈带状,甚侧扁,…
  • 条石鲷是石鲷科、石鲷属一种恋礁性鱼类。体短,侧扁而高,背腹缘圆弧形。尾柄短而侧扁。头短小,高大于长,…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