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唇舌喙兰(学名:Hemipilia flabellata Bur. et Franch.)是兰科舌喙兰属植物,直立草本,高20-28厘米。块茎狭椭圆状,长1.5-3.5厘米。蒴果圆柱形,长3-4厘米。花期6-8月。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北部(威宁)以及云南中部和西北部。生长于海拔2000-3200米的林下、林缘或石灰岩石缝中。
基本信息
直立草本,高20-28厘米。块茎狭椭圆状,长1.5-3.5厘米。茎在基部具1枚膜质鞘,鞘上方具1枚叶,向上具1-4枚鞘状退化叶。叶片心形、卵状心形或宽卵形,大小变化甚大,长2-10厘米,先端急尖或具短尖,基部心形或近圆形,抱茎,上面绿色并具紫色斑点,背面紫色,无毛;鳞片状小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总状花序长5-9厘米,通常具3-15朵花;花苞片披针形,下面的1枚长11毫米,向上渐小;花梗和子房线形,长1.5-1.8厘米,无毛;花颜色变化较大,从紫红色到近纯白色;中萼片长圆形或狭卵形,长8-9毫米,宽3.5-4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具3-5脉;侧萼片斜卵形或镰状长圆形,长9-10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钝,3脉;花瓣宽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5脉;唇瓣基部具明显的爪;爪长圆形或楔形,长达2毫米;爪以上扩大成扇形或近圆形,有时五菱形,长约9-10毫米,宽8-9毫米,边缘具不整齐细齿,先端平截或圆钝,有时微缺;近距口处具2枚胼胝体;距圆锥状圆柱形,向末端渐狭,直或稍弯曲,末端钝或2裂,长15-20毫米,粗3-4毫米;蕊喙舌状,肥厚,长约2毫米,先端浑圆,上面具细小乳突。蒴果圆柱形,长3-4厘米。花期6-8月。
扇唇舌喙兰生长于海拔2000-3200米的林下、林缘或石灰岩石缝中。
扇唇舌喙兰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北部(威宁)以及云南中部和西北部。
性味:功能:平,甘,微苦。滋阴补肾,清热凉血,平喘。
主治用法:小儿哮喘,血淋,自浊,疝气,外伤出血,中耳炎等。日用三钱至一两。内服或外用。
附方
1.小儿支气管哮喘:单肾草五钱,石指甲一钱,芫荽叶少许,切碎放碗中调鸡蛋蒸服。
2.血淋:单肾草一两,水煎服。
3.自浊:单肾草、石韦、土茯苓各五钱,水煎服。
4.疝气:肾虚腰痛,单肾草一鼹,求熬服,或单肾草根三钱研末蒸猪腰子服。
5.外伤出血:单肾草捣敷或研粉外撒。
6.中耳炎:单肾草根鲜品,捣汁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