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果(P.axillaris)常绿亚灌木,铺地生长。株高20cm,冠径25cm。每个茎顶端生3~6片叶,叶卵形,边缘有锯齿,革质。穗状花序直立,花小,白色,春末开花。
基本信息
常绿亚灌木,下部匍匐,生须状不定根,上部直立,上半部生叶,下半部裸出,仅有稀疏、脱落性小鳞片,高30-50厘米;枝上被极匀细的短柔毛。叶坚纸质,形状不一,或为卵形、椭圆状卵形,较阔,基部浅心形、截形,或为长圆形、卵状长圆形,较狭,基部圆形,一般长5-16厘米,宽3-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平截或圆,边缘中部以上或大部分具粗齿牙,中脉在叶面平坦,叶背凸出,叶背有极细的乳头,密被匀细的短柔毛,决无伏卧长毛;叶柄长2-4厘米,被同样的细毛。花序腋生,长1-5厘米,直立,未开放前往往下垂,花轴及苞片均密被短柔毛;花白色或蔷薇色;雄花5-10,无花梗,几占花序轴的全部,萼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3毫米,花药长椭圆形,受粉后向下弓曲,不育雌蕊高约0.5毫米,短柱状,顶膨大。
雌花1-3,生花序轴基部,连柄长近4毫米,萼片覆瓦状排列,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3毫米,无毛,花柱受粉后伸出花外甚长,上端旋卷。果熟时黄色或红色,球形,和宿存花柱各长1厘米。花期2-5月,果期9-10月。
产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及陕西,生于海拔600-2500米山地林下或灌丛中。
多毛板凳果 宿柱三角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叶坚纸质,卵形、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甚至近圆形,长6-16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急尖,稀楔形,全缘,或中部以上有稀疏圆齿、波状齿或浅锯齿,齿端有小尖凸头,中脉在叶面平坦,在叶背凸出,叶背有匀细的短柔毛,中脉、侧脉上尚布满疏或密长毛及全面散生伏卧的长毛;叶柄长5-7厘米,粗壮。花序腋生,长2.5-5厘米,下垂,或初期斜上,花大多数红色;雄花10-20,雌花3-6,雄花、雌花萼片均长3-4毫米。果熟时紫红色,球形,长约1厘米,宿存花柱长1-1.5厘米。
产福建中部、西北部、江西南部(吉安至遂川)、陕西南部(南郑)、广东北部(乳源)、云南东南部(蒙自、文山北至师宗一带);生山地林下阴湿地,海拔600-2100米。模式标本采自福建中部。
与“板凳果”相关的种有:
板凳果(原变种)Pachysandraaxillaris Franch. var. axillaris
多毛板凳果Pachysandraaxillaris Franch. var. stylosa (Dunn) M. Cheng
顶花板凳果Pachysandraterminalis Siebold & Zucc.
全株(金丝矮陀):辛、苦,温。有小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头痛。
黄杨 M. Cheng)是黄杨科黄杨属植物,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
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枝条密集,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
顶花板凳果,是黄杨科板凳果属亚灌木。茎肉质,有分枝,无毛;根呈茎状,横卧,…
野扇花是黄杨科,野扇花属灌木,高可达4米,分枝较密,…
板凳果常绿亚灌木,铺地生长。株高20cm,冠径25cm。每个茎顶端生3~6片叶,叶卵形,边缘有锯齿,…
狭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植物,灌木,高约1.5米。生河岸或林下,…
尖叶黄杨生于溪边林下,海拔600-2000米。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
大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木本植物。小枝无毛;叶革质,为窄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