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少花柏拉木

少花柏拉木,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柏拉木属植物少花柏拉木Blastus pauciflorus(Benth.) Guillaum.的茎、叶。植物少花柏拉木,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地。具有拔毒生肌,杀虫之功效。主治疮疖肿毒,疥疮。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少花柏拉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野牡丹科

属:

柏拉木属

种:

少花柏拉木

分布区域:

江西、广东等地

采收时间:

夏、秋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

入药部位

茎、叶。


性味

味涩、微苦,性平。


归经

入心、胃经。


功效

拔毒生肌,杀虫。


主治

疮疖肿毒,疥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炮制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约70cm。茎圆柱形,多分枝,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4-10cm,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钝至圆形,有时略偏斜,长3.5cm,宽1.3-2.3cm,叶两面均密被黄色小腺点;近全缘或具极细的小齿;基出脉3-5。花两性,4数;由聚伞花序组成小圆锥花序,顶生,密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苞片不明显;花梗与花萼均被黄色小腺点;花萼漏斗形,具四棱,裂片短三角形,长不到1mm;花瓣粉红色至紫红色,先端急尖,偏斜;花丝多少被微柔毛,花药弯曲;子房半下位,先端具4小突起。蒴果椭圆形,为宿存萼所包。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山坡林下,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地。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拔毒生肌的功效,用于疮疥。”

[1-3]

柏拉木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巴西野牡丹,野牡丹科蒂牡花属常绿灌木,高100厘米。枝条红褐色,…
  • 尖子木,中药名。为野牡丹科尖子木属植物尖子木Oxyspora paniculata DC.的全株。…
  • 粉苞酸脚杆,是野牡丹科美丁花属的常绿灌木植物。粉苞酸脚杆其茎有棱或翅;单叶对生,常生于枝条上半部,…
  • 北酸脚杆
  • 金锦香,别名:杯子草、小背笼、细花包、张天缸、昂天巷子、朝天罐子、细九尺、金香炉、装天甕、马松子、天香炉,拉丁文名:Osbeckia chinensis L.,是野牡丹科、金锦香属直立草本或亚灌木,高20-60厘米;茎四棱形,具紧贴的糙伏毛。叶片坚纸质,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极稀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钝或几圆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于背面隆起,细脉不明显;叶柄短或几无,被糙伏毛。头状花序,顶生,蒴果紫红色,卵状球形,4纵裂,宿存萼坛状,外面无毛或具少数刺毛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1月。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 异药花〔拉丁学名:Fordiophyton faberi Stapf〕为野牡丹科,异药花属。…
  • 星毛金锦香,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灌木,高1—1.5米;茎四棱形,被密或疏平贴的糙伏毛。叶片纸质,…
  • 谷木,是野牡丹科谷木属大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圆柱形或不明显的四棱形,分枝多;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卵形,…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