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沙针

沙针(学名:Osyris lanceolata Hochst. & Steud.)是檀香科沙针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厘米,宽0.6-2厘米。花小;雄花:2-4朵集成小聚伞花序;花梗长4-8毫米;花被直径约4毫米,裂片3;花盘肉质,湾缺。核果近球形,顶端有圆形花盘残痕,成熟时橙黄色至红色,干后浅黑色,直径8-10毫米。花期4-6月,果期10月。

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生长于海拔600-2700米灌丛中。

根部含有类似檀香的芳香油,药用消肿止痛,驱风并治跌打刀伤;心材作檀香的代用品。 枝叶茂密,树冠蓬松、四季常青,秋冬季节,果实红艳美观, 栽培供观赏。适应性强,覆盖山地,保持水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沙针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檀香目

亚目:

檀香亚目

科:

檀香科

族:

檀香族

属:

沙针属

种:

沙针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厘米,宽0.6-2厘米,顶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

花小;雄花:2-4朵集成小聚伞花序;花梗长4-8毫米;花被直径约4毫米,裂片3;花盘肉质,湾缺;雄蕊3枚,花丝很短,不育子房呈微小的突起,位于花盘中央;雌花:单生,偶4或3朵聚生;苞片2枚;花梗顶部膨大;花盘、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两性花:外形似雌花,但具发育的雄蕊;胚珠通常3枚,柱头3裂。核果近球形,顶端有圆形花盘残痕,成熟时橙黄色至红色,干后浅黑色,直径8-10毫米。花期4-6月,果期10月。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2700米灌丛中。在中国云南生于海拔1550-2500米的灌丛及松栎林缘,西藏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谷、河流旁灌丛及林下。适生于亚热带至暖温带,温暖至温凉湿润环境。喜温暖,也较耐低温,喜湿润也耐干旱,喜光,也耐荫蔽。在年平均气温12.7-17℃,绝对低温-9℃,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的地方,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山地红壤、黄红壤黄壤、棕壤、紫色土、冲积土,甚至燥红土都能生长。 [1-2] [4-5]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吉隆)、四川、云南、广西。 沙针


繁殖方法

沙针主要用种子繁殖。果实11月至次年1月份成熟,但成熟期很不一致,在同一株树上有成熟果实也有尚未成熟的果实,有发育中的果实,还有幼果和花。成熟果实很明显,容易识别,其果皮为红色,果皮、果肉软化,用手指轻轻一攥,即出现带粘性的液汁,果肉果核即分离。因此采种时,只能采集红色果皮的果实。采集后放入水中搓揉,脱出果核即种子,洗净果肉,果皮等杂质,捞出晾干,即得纯净种子。鲜果出种率52%,种子千粒重平均110克,变动在80克至125克之间。种子可以用湿沙层积贮藏,也可以即时播种,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出苗,幼苗移栽入容器,培育大苗出栽。


栽培技术

沙针适宜于城市面山造林,特别是在比较干燥贫瘠的环境,其他树种生长较困难的地方,用沙针营造水土保持林,很快绿化。公园、住宅小区、风景名胜区也宜栽培。也可供获取香料为目的专业栽培。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米,加强抚育管理,促进幼林成长。 沙针


主要价值

药用:根部含有类似檀香的芳香油,药用消肿止痛,驱风并治跌打刀伤。

绿化:枝叶茂密,树冠蓬松、四季常青,秋冬季节,果实红艳美观,栽培供观赏。适应性强,覆盖山地,保持水土。

经济:根部含芳香油,气味同檀香,为珍贵芳香油,切屑焚香,亦如檀香。供祭祀焚香和家用焚香。中国民间于节日焚香于厅堂、十分雅致、芳香。树龄越老,芳香油积累含量越高,焚烧时芳香更浓。

查看全部

檀香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槲寄生Nakai)是檀香科槲寄生属植物,又名冬青、北寄生、寄生子等。槲寄生为灌木,…
  • 百蕊草是檀香科、百蕊草属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多少被白粉,无毛;茎细长;叶线形,花单一,…
  • 寄生藤,异名藤香、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列子、藤酸公、青藤公。为檀香科植物寄生藤的全株。…
  • 檀香是檀香科、檀香属植物。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枝圆柱状,带灰褐色,具条纹,…
  • 沙针是檀香科沙针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