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黄栌(Euphorbia cotinifolia),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具乳汁。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扦插,压条无性繁殖。大戟科大戟属。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叶柄长,叶片薄,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1厘米,宽约8.5厘米,红色至紫红色。顶生圆锥花序松散。
基本信息
小枝红色。叶柄长,叶片薄,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长11厘米,宽约8.5厘米,红色至紫红色。顶生圆锥花序松散。
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红色,具乳汁。叶薄纸质,宽椭圆形至近圆形,先端钝尖,基部宽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白色。
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生长期充分浇水、施肥。适当修剪整形。冬季保持温暖,适当控制浇水,越冬温度8℃以上。
扦插、压条繁殖,一般于春、夏季进行。
花期4~6月。
花序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具长约2厘米的柄;总苞阔钟状,高2.5-3毫米,直径约4毫米,边缘4-6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具毛;腺体4-6枚,半圆形,深绿色,边缘具白色附属物,附属物边缘分裂。雄花多数;苞片丝状;雌花柄伸出总苞外;子房三棱状,纵沟明显。蒴果三棱状卵形,高约5毫米,直径约6毫米,光滑无毛。种子近球状,直径约3毫米,褐色,腹面具暗色沟纹;无种阜。
叶形美观,枝叶常年紫红色,是极好的彩色叶树种;适宜丛植于庭园作景观树。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福建、台湾近年有栽培,做行道树,叶红色可观赏;近年北京温室亦开始栽培。
常绿大戟以丛生灌木的形式生长,具有很多茎,在杯状聚伞花序上具有典型的黑色或是深棕色蜜腺。…
南欧大戟是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分布在澳大利亚、台湾岛、美洲、亚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香港、福建、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一般生长在屋旁、路旁和草地,是一种常见的杂草[1],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在欧洲,南欧大戟一直被当作一种民间草药,用于治疗皮肤病、哮喘和癌症等。南欧大戟的汁液提取物中一种代号为PEP005的物质可用于治疗非色素瘤皮肤癌。
膨珊瑚,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不耐寒,忌阴湿,无明显休眠期。…
绿珊瑚属于大戟科的一种肉质木本植物,又称为光棍树、绿玉树、神仙棒、牛奶树,原产东非、南非的热带干旱…
麒麟掌,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植物。为金刚纂的带化变异变种。麒麟掌的株乳汁丰富;它的茎圆柱状,…
泽漆,中药名。为大戟科大戟属草本植物泽漆的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
布纹球,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植株小球形,表皮灰绿色,中有红褐色,…
铁海棠为大戟科大戟属蔓生灌木植物;茎多分枝,具纵棱,呈旋转状;叶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