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野桐

小乔木或灌木,高2-4米;树皮褐色。叶互生,叶下面疏被星状粗毛;雌花序总状,不分枝。花期7-11月。生于海拔800-1 800米林中。种子含油量达38%,可作工业原料;小材质地轻软,可作小器具用材;根可入药。野梧宜在早春二月播种,但种子发芽困难,故播种前用5%的草木灰水浸种,去掉种壳外面的油脂,再用45℃的温水漫种催芽,就能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出土。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野桐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大戟目

亚目:

大戟亚目

科:

大戟科

亚科:

铁苋菜亚科

族:

铁苋菜族

属:

野桐属

种:

野桐

海拔区间:


形态特征

(原变种)小乔木或灌木,高2-4米;树皮褐色。嫩枝具纵棱,枝、叶柄和花序轴均密被褐色星状毛。叶互生,稀小枝上部有时近对生,纸质,形状多变,卵形、卵圆形、卵状三角形、肾形或横长圆形,长5-17厘米,宽3-11厘米,顶端急尖、凸尖或急渐尖,基部圆形、楔形,稀心形,边全缘,不分裂或上部每侧具1裂片或粗齿,上面无毛,下面仅叶脉稀疏被星状毛或无毛,疏散橙红色腺点;基出脉3条;侧脉5-7 对,近叶柄具黑色圆形腺体2颗;叶柄长5-17毫米。花雌雄异株,花序总状或下部常具3-5分枝,长8-20厘米;苞片钻形,长3-4毫米;雄花在每苞片内3-5朵;花蕾球形,顶端急尖;花梗长3-5毫米;花萼裂片3-4,卵形,长约3毫米,外面密被星状毛和腺点;雄蕊25-75,药隔稍宽;雌花序长8-15厘米,开展;苞片披针形,长约4毫米;雌花在每苞片内1朵;花梗长约1毫米,密被星状毛;花萼裂片4-5,披针形,长2.5-3毫米,顶端急尖,外面密被星状绒毛;子房近球形,三棱状;花柱3-4,中部以下合生,柱头长约4毫米,具疣状突起和密被星状毛。蒴果近扁球形,钝三棱形,直径8-10毫米,密被有星状毛的软刺和红色腺点;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褐色或暗褐色,具皱纹。花期4-6月,果期7-8月。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点在于叶下面疏被星状粗毛;雌花序总状,不分枝。花期7-11月 。

查看全部

分布范围

中国: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

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缅甸和不丹。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

查看全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 800米林中 。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要用部位】根。

【性味】 味微苦、涩,性半。

【功效】清热平肝,收敛,止血。

【主治】慢性肝炎,脾肿大,白带,化脓性中耳炎,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煎浓汁滴耳 。

经济价值:

种子含油量达38%,可作工业原料;小材质地轻软,可作小器具用材 。

查看全部

繁殖方式

种子或插条繁殖 。


栽培技术

野梧宜在早春二月播种,但种子发芽困难,故播种前用5%的草木灰水浸种,去掉种壳外面的油脂,再用45℃的温水漫种催芽,就能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出土。造林方法可用直播,一般株行距各3—4尺,每穴簇播种子15—20粒,复土2—3分,用手稍压实。如在瘠薄干燥的地方造林,栋行距可密些,或与马尾松进行行间混交,株行距2 X 3尺。在土壤较好的地方可让其天然下种更新,加以保护利用 。

野桐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白背叶Müll.Arg.)是大戟科、野桐属的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骤尖或渐尖,…
  • 鹧鸪茶,海南特产,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
  • 毛桐 Müll. Arg.)是大戟科野桐属植物。
  • 石岩枫 Müll. Arg.)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有时藤本状,长可达13~19米。小枝有星状柔毛。…
  • 小乔木或灌木,高2-4米;树皮褐色。叶互生,叶下面疏被星状粗毛;雌花序总状,不分枝。花期7-11月。…
  • 白楸属于大戟科野桐属,是小乔木,成长时可高达5米。叶片大多为卵形,基部两个腺点分泌含糖的液体,…
  • 粗糠柴 Müll. Arg.)是大戟科野桐属小乔木或灌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