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长茎羊耳蒜

长茎羊耳蒜(学名:Liparis viridiflora (Blume) Lindl.)是兰科羊耳蒜属植物,附生草本,较高大。假鳞茎稍密集,通常为圆柱形,较少近长圆形,基部常多少平卧,自下向上渐狭,上部直立,长(3-)7-18厘米,直径3-8(-12)毫米,顶端具2叶。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长于海拔200-2300米林中或山谷阴处的树上或岩石上。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长茎羊耳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微子目

科:

兰科

属:

羊耳蒜属

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较高大。假鳞茎稍密集,通常为圆柱形,较少近长圆形,基部常多少平卧,自下向上渐狭,上部直立,长(3-)7-18厘米,直径3-8(-12)毫米,顶端具2叶。叶线状倒披针形或线状匙形,纸质,长8-2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渐尖并有细尖,基部收狭成柄,有关节;叶柄长1-4厘米。花葶长14-30厘米,外弯;花序柄略压扁,两侧有很狭的翅,上部靠近花序下方有1-2枚不育苞片;总状花序长9-20厘米,具数十朵小花;花苞片狭披针形,薄膜质,长3-7毫米;花梗和子房长4-7毫米;花绿白色或淡绿黄色,较密集;中萼片近椭圆状长圆形,长2-3毫米,宽0.8-1毫米,先端钝,边缘外卷;侧萼片卵状椭圆形,略宽于中萼片;花瓣狭线形,长2-3毫米,宽约0.3毫米,先端浑圆;唇瓣近卵状长圆形,长2-3毫米,宽约1.7毫米,先端近急尖或具短尖头,边缘略呈波状,从中部向外弯,无胼胝体;蕊柱长1.5-2毫米,稍向前弯曲,顶端有翅,基部略扩大。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果梗长3-6毫米。花期9-12月,果期次年1-4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2300米林中或山谷阴处的树上或岩石上。


分布范围

产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墨脱)。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孟加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太平洋岛屿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 名】:长茎羊耳蒜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长茎羊耳蒜的假鳞茎。

【功 效】: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活血接骨。

【主 治】:用于烫火伤,外感发热,咳嗽,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凉。肺、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别 名】:长脚羊耳兰(台湾)、长柄羊耳兰(《广西植物录》)

【考 证】:始载于《西藏植物志》。

查看全部

羊耳蒜属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已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