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管头草(学名:Carpesium cernuum)为菊科天名精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鲜、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华中、西南、东北、华南、华东、甘肃、陕西、华北等地,生长于海拔60米至3,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路边荒地及沟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全草入药,发汗、解毒、散瘀。可提芳香油,作调制香精原料。
基本信息
多年生草本。茎高50-100厘米,下部密被白色长柔毛及卷曲的短柔毛,基部及叶腋尤密,常成棉毛状,上部被疏柔毛,后渐脱落稀疏,有明显的纵条纹,多分枝。基叶于开花前凋萎,稀宿存,茎下部叶较大,具长柄,柄长约为叶片的2/3或近等长,下部具狭翅,向叶基渐宽,叶片长椭圆形或匙状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4-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长渐狭下延,上面绿色,被稍密的倒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白色长柔毛,沿叶脉较密,在中肋及叶柄上常密集成绒毛状,两面均有腺点,边缘具稍不规整具胼胝尖的锯齿,中部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8-11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具短柄,上部叶渐小,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近全缘。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及枝端,开花时下垂;苞叶多枚,大小不等,其中2-3枚较大,椭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两端渐狭,具短柄,密被柔毛及腺点,其余较小,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匙形,稍长于总苞。总苞壳斗状,直径1-2厘米,长7-8毫米;苞片4层,外层苞片叶状,披针形,与内层苞片等长或稍长,草质或基部干膜质,密被长柔毛,先端钝,通常反折,中层及内层干膜质,狭矩圆形至条形,先端钝,有不规整的微齿。雌花狭筒状,长约1.5毫米,中部较宽,两端稍收缩,两性花筒状,向上增宽,冠檐5齿裂。瘦果长4-4.5毫米。
生于路边荒地及山坡、沟边等处。
产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及西北陕西、甘肃等地。欧洲至朝鲜和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意大利。
全草入药。民间把本种与金挖耳当作同一种使用。
医药:
【彝药】阿疋玛诺可糯:全株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腮腺炎,支气管炎,哮喘,泌尿道感染,乳腺炎,带状疱疹,毒蛇咬伤;果实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鲜叶治中耳炎,疮疖;根治胃寒痞痛,痢疾,感冒,自汗,脱肛,子宫脱垂《滇省志》。娃勒波:全草用于妇人湿热带下,淋病《大理资志》。阿匹马糯可诺:全草用于小便不通《滇药录》。诺巴梯介朵:全草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急性肠炎,痢疾,尿路感染,淋巴结结核《楚彝本草》。
【白药】烟钩北脂:全草治痢疾,湿热内盛,肺炎,咽喉炎,腹泻,中耳炎,疮痈肿毒,消化不良,疟疾《大理资志》。
【僳僳药】木哭公莫:全草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急性肠炎,痢疾,尿路感染,淋巴结结核,疮疔肿毒,乳腺炎,毒蛇咬伤《怒江药》。
【苗药】Reib bad yul(锐巴欲),Vobyenb(窝英),Uab yentdlierb(蛙应光),Traob lait(调乃):全草治口录慕经和铜疗,治疗面风症,治淋症,各种炎症《苗医药》。野烟,黑秧:全草治感冒,腹痛,急性肠炎,淋巴结核,疝气,疟疾,喉痹《湘蓝考》。
【侗药】金却卡,Jeml jods kap:全草主治耿甚(疖肿) 、独猡串珠(九子羊) 《侗医学》。
医药:全草(挖耳草):苦、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牙痛,泄泻,小便淋痛,瘰疬,疮疖肿毒,乳痈,痄腮,毒蛇咬伤。 根(挖耳草根):苦,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牙痛,阴挺,泄泻,喉蛾。
本种与尼泊尔天名精 C. nepalense Less. 近似,不同点在后一种苞片先端锐尖,下部茎叶基部圆形或心形,骤然渐狭下延。本种在我国分布极广,而尼泊尔天名精仅见于西藏、云南和台湾。Hiro Hara 在其1966年出版的《The Flora of Eastern Himalaya》一书中认为本种仅产于南欧、苏联高加索及远东地区,中国无分布,显然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