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宿根天人菊

宿根天人菊(学名:Gaillardia aristata Pursh.)菊科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粗节毛。茎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舌状花黄色;管状花外面有腺点,裂片长三角形,顶端芒状渐尖,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被毛。花果期7-8月。

原产北美西部。宿根天人菊株型低矮、生长迅速,花朵繁茂整齐,花色鲜艳,花量大,花期长,可成丛、成片地植,也可用于盆花栽培。

(概述图片来源: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宿根天人菊

别名:

车轮菊(江苏)…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管状花亚科

族:

堆心菊族

属:

天人菊属

种:

宿根天人菊

分布区域:

原产北美西部

命名者及年代: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粗节毛。茎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全缘或羽状缺裂,两面被尖状柔毛,叶有长叶柄;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长4-8厘米,基部无柄或心形抱茎。头状花序径5-7厘米;总苞片披针形,长约1厘米,外面有腺点及密柔毛。舌状花黄色;管状花外面有腺点,裂片长三角形,顶端芒状渐尖,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被毛。冠毛长2毫米。花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宿根天人菊喜光照充足、温暖,耐热、耐寒。耐干旱,忌积水。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西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品种

‘梅萨’(米esa)

株高约40-45厘米,第1个从种子繁殖的F1代黄色天人菊,相比其他同类品种,‘梅萨’黄色生长习性更整齐一致,更多花。习性健壮,开花早,分枝性强,用大型容器生产可以很快满盆,而且株高可以控制,不会出现倒伏,定植后非常耐旱,花色艳丽、持久、不褪色,无论园林景观或组合盆栽应用,皆有上佳表现。

‘梅萨’(Mesa)

‘亚利桑那阳光’(ArizonaSun)

株高约30厘米,无需春化处理,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旺盛。花色有红色、亮红色镶亮黄色边等,花径约lO厘米。比其他天人菊花期更早,且一直持续到秋天,是AAS和FS得奖品种。花园表现显著,株型整齐性佳。

‘亚利桑那阳光’(Arizona Sun)

查看全部

繁殖方法

宿根天人菊多采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生产上以播种繁殖为主。

适合用于大量繁殖,春播或秋播均可,播种基质可选用泥炭或蛭石。宿根天人菊种子较大,千粒重2.326克,将种子撒播于苗床中,覆盖细沙2-3毫米,保持基质湿润,发芽适宜温度22℃-25℃,播种后10-14天即可发芽。种子播种发芽率很高,可达95%以上。

多在春秋季节进行,挖取健壮的2-3年生植株,去除枯叶和死根,从基部将株丛分成数丛带有须根的小丛,栽植到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壤土中,适当遮阴,注意排水,5-10天即可成活。

采用枝插繁殖,枝插在旺盛生长期选取植株中上部生长健壮较嫩茎段,在节间处剪断,插条长8-10厘米,去除基部的叶片,适当摘除上部叶片,蘸取稀释1000倍液的生根粉约10秒,插入湿润的沙土或蛭石基质中,插入深度3厘米左右,扦插后遮阴保湿,7-10天即可生根。

查看全部

栽培技术

穴盘育苗

宿根天人菊穴盘育苗时,基质采用以草炭为主的无土配方基质,不加基肥。基质配制时,还需加入珍珠岩。珍珠岩在搅拌前要用水完全浸透,以免配制时粉末漂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进入工作人员体内,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将草炭与珍珠岩按照4∶1的比例混合,然后适量加水搅拌均匀,做到手握成团,松开即散,这时即可填充穴盘。宿根天人菊一般播种在128穴穴盘。填充时,直接将混合基质装入穴盘,用抹子抹平,保证基质疏松透气。装好基质后,将穴盘轻轻搬运到苗床上,然后即可在穴盘上直接播种。播种时每穴播种1-2粒,上可撒1层珍珠岩。播种后要用1000目喷头马上喷水,然后将播种后穴盘搬到大温室中催芽。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发芽时湿度保持在95%以上。适当遮阴,宜选用遮光率75%的遮阳网。宿根天人菊的1-2片真叶长出、根系迅速生长时要进行控水,也就是等基质比较干,但幼苗还没有出现萎蔫时浇透水。这样循环往复,促进宿根天人菊穴盘苗多发根。宿根天人菊苗长到2厘米以后,3-5天施一次液肥,一般采用以氮、磷、钾的配比为20∶10∶ 20 的水溶性复合肥料,浓度为 50-100p p m,一直持续到上盆。

露地育苗

露地苗床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育苗地撒施有机肥1.5 千克/平方米、复合肥50-60克/平方米,深翻耙平,清除草根、石块等,做到地平土碎,整成1.5米宽畦,雨水少地区采用平畦,雨水多的地区采用高畦,耙平,灌透水,待水刚渗下播种。种子掺2倍细沙或细土充分混合,按8-10克/平方米均匀撒播。播后覆盖过筛细土,以不见种子即可。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阴,宜选用遮光率75%的遮阳网,并适时浇水。播种后10-14天种子萌发,幼芽萌发出土时及时浇水,保证出苗。生长期间幼苗对肥要求较高,以每隔10天喷施1次以氮、磷、钾配比为20∶10∶20的水溶性复合肥料,浓度为50-100pp米。有杂草及时拔除。上盆前1-2天浇透水。

大约在播种30-40天后,宿根天人菊长出第4、5片真叶,穴盘苗根系也已经满穴。可以看到,从穴盘中取出的幼苗根部是一个完整的土坨,这时,穴盘狭小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需要移栽上盆。栽培容器选择宜采用13×12厘米的塑料营养钵。

栽培基质选择疏松透气,可选用泥炭土或砂质壤土,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缓释肥。露地栽培可直接在大田按每667平方米撒施1000千克有机肥、40千克复合肥,然后用小旋耕机进行旋耕,清除草根、石块等,做到地平土碎。

营养钵中先装入栽培基质,基质距盆沿1-2厘米,营养钵摆放宽度不宜超过1.5米,否则上盆及管理不便。穴盘中取出幼苗或苗床起挖苗(幼苗应保持根团完整),将幼苗放于容器中间挖好的洞中,四周填满基质,栽植深度与原根茎部位相同,浇透水。

由于幼苗需要适应上盆后的环境条件,上盆1周内最好不要施肥,但要注意保持基质的湿润。基质湿度为50%-90%,即见干见湿。植株快速生长期,每10天施1次150毫克/升的水溶性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寒冷地区冬季前营养钵苗,宜搭塑料拱棚防寒。

宿根天人菊叶片盖住营养钵即可出圃。出圃前盆内浇水,宜采用塑料筐包装,每筐可装过程中应防挤压,防受热,防风吹。到卸车,防暴晒和风吹,及时安排种植。

种植地应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和排灌方便的平坦或坡度小的地块,土壤以壤土、沙壤土为宜。种植前,种植地应撒施有机肥1.5千克/平方米、复合肥50-60克/平方2,深翻耙平,清除草根、石块等,做到地平土碎。种植时按16-25株/平方米种植。先将营养钵去掉,保持土团完整,挖穴15厘米深,放入土团后从四周回填土,周围压实,使土面和原根茎土痕持平或略高,栽后浇透水。以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有杂草时及时除草。宿根天人菊开花后1个月宜轻剪,留2/3,同时追施有机肥或化肥,以利再次开花,也可根据观赏要求进行修剪。开花结果会消耗宿根天人菊大量营养,使花量减少,观赏效果降低,同时,由于不断生长,植株扩大,消耗大量养分,植株过密,通风透光较差,导致抗逆性降低,夏季雨水较多时由于湿度过大,造成部分宿根天人菊整株死亡,整体观赏效果降低。冬季应在11月要给宿根天人菊浇封冻水,春季2月份将地上部分剪除,浇返青水,3月份宿根天人菊就会继续旺盛地生长出来。春季发芽前结合中耕、夏秋修剪后撒施有机肥1.5千克/平方米、复合肥50-60克/平方米。

查看全部

病虫防治

宿根天人菊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危害叶片,未发现虫害。炭疽病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圆斑,后期病斑边缘为黑褐色,中央为灰褐色。严重时叶片发黄,继而发黑,最后焦枯,病叶-般为中下部叶片。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第1茬花后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或化肥,提高宿根天人菊抗病能力。发病时采用药剂防治,如10%苯醚甲环哇75-112.5克/公顷或50%代森钱60倍液喷施。


主要价值

宿根天人菊为推广应用的新品种,观赏特性和栽培习性都很接近于1、2年生花卉,而且具有宿根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用于各种花坛、花带的大面积栽植或镶边,它的株型低矮、生长速度快,也可成丛、成片地植于林缘和草地中,还可作切花。

宿根天人菊生长迅速,花朵繁茂整齐,花色鲜艳,花量大,花期长,是园林绿化和盆栽的优良品种。可用于花坛、花海、庭院栽培,也可用于野花组合、草地或盆花栽培。

查看全部

菊科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看了又看

热门图片

放大图片+

热门百科

查看全部+
  • 白莲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茎、枝初被微柔毛;叶下面初密被灰白色平贴柔毛;茎下部与中部叶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园状卵形;头状花序近球形,下垂; 瘦果窄圆状卵圆形或窄圆锥形;花果期8-10月。白莲蒿别名白蒿、万年珍珠蒿。白莲蒿产于中国山东境内各山地丘陵,现分布中国各地。白莲蒿喜阳、耐干旱,喜凉爽湿润气候,多生长在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白莲蒿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白莲蒿在药用价值方面,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胁痛.肠痈,小儿惊风,阴虚潮热,外伤出血。白莲蒿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可作牲畜饲料,羊、骆驼喜食,其次是马,牛多不采食。人们在春夏季采幼嫩的茎叶,洗净,用沸水焯后,可凉拌、炒食或做汤。
  • 鸦葱 Zaika, Sukhor. & N.Kilian)是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鸦葱茎簇生,…
  • 苦菊是一种分布在南欧以及中国南京等地的菊科、菊苣属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冷凉气候,初夏抽花…
  • 紫鹅绒,是菊科菊三七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灰白色,茎多汁,幼时直立,长大后卧俯蔓生;叶对生,长卵形,…
  • 多舌飞蓬为菊科飞蓬属的植物。分布在阿富汗、尼泊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
  • 茵陈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茎单生或少数,高可达120厘米,…
  • 朝雾草,别名银叶草,菊科。原产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地区,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高山或岩石缝间自然生…
  • 尖裂假还阳参 Pak & Kawano)是菊科假还阳参属的草本植物。其根状茎极短,茎直立。…
已加载完成